近期,多個國資委響應國家號召,建設國資雲,協調所轄國企業務雲化。例如,天津要求國有企業停止使用第三方雲服務,2022年9月30日前全部遷移至國有雲平臺;四川省國資委4月28日發布四川國資雲,為全省國企提供專用雲平臺。壹期平臺購買金額為654.38+0649萬元;8月24日,重慶宣布國資雲二期平臺中標654.38+0425萬元。
1)地方SASAC發展“國資雲”的影響。
SASAC開展國資雲建設有兩大驅動力:
①IT集約化:過去幾年,政府相關部門壹直在強調IT的集約化建設;
②數據安全:據第壹財經報道,阿裏雲未經用戶同意泄露了相關數據。
基於以上,天風證券認為影響在於三點:
①直接影響:國資雲預計規模在100億左右,樂觀前景不限於laaS。
目前各國有雲平臺都有所動作(浙江、天津、四川、重慶、深圳、蘇州、黑龍江等。).值得強調的是,多家國有雲平臺采用完全國產化的新創服務器,建設完全國產化的行業雲平臺,有望加速新創的市場放量。
樂觀來看,建設範圍不僅僅是laas,還有壹些Saas和雲遷移,比如天津。根據測算,預計國有雲IaaS層面新增采購規模約為74億元,進壹步考慮SaaS層面辦公軟件的潛在需求,市場機會將達到100億。
②間接影響之壹:大廠商份額溢出,部分廠商有望受益於私有雲市場,分享雙升。
國資雲是基於國資系統內企業的數字化、信息化建設,主動整合現有數據中心資源。本質上是混合雲平臺,以私有雲為主。
從數據安全的角度來看,現階段互聯網巨頭存在壹些不足,比如上述阿裏雲的數據泄露事件。所以以安全的名義:
a、私有雲市場升級:預計IT市場格局將發生變化,私有雲份額有望更快提升;
B.私有雲份額的變化:壹些背景廠商,如沈心和青雲,預計將享受大公司在私有雲份額的溢出。
③第二個間接影響:國有雲建設背景在於數據安全,行業密集。
在國家高度重視數據安全的背景下,國資雲是從上到下保障數據安全的重拳。未來,圍繞國有雲,數據安全和數據要素市場化兩大中心戰略將延伸,數據安全廠商有望在數據安全技術支持、數據安全服務和數據交易三個方面深度參與。
3)三大方向有望受益。
首先,數據安全的重要性再次提升,安全廠商有望受益。
《數據安全法》將於9月實施,數據安全的重要性與日俱增。國資雲的推出是數據安全的具體保障措施。未來數據安全的具體措施有望不斷出臺,給安全廠商帶來增量。
第二,雲廠商的格局可能迎來變化,安全和私有雲成為關鍵詞。
國有雲本地統壹采購取代單獨采購,有望給雲廠商帶來新的變化和競爭;同時,采購預計更註重安全性和過往信用記錄,而預計大部分或全部是私有雲,這有利於安全性高的私有雲廠商。
第三,新壹輪新創建設。
過去新創的主要內容是IT基礎設施,包括芯片、操作系統、中間件等。國有雲建設的提出,表明政府對雲的重視程度有所提升,雲及相關產品的采購將帶來新的增量。
此外,國泰君安證券也指出,有國資背景的IDC廠商也有潛在收益。
第二,異質結電池領域將大大拉動銦的需求,銦的價格將進入上行周期!
銦是壹種稀有金屬,熔點為156 438+0℃,沸點為2080℃,具有柔軟、延展性好、投光性強、導電等特點。銦具有很強的可塑性和延展性,可以壓制成極薄的金屬片。銦可與許多金屬形成合金,制成化合物半導體、光電材料、特種合金、新功能材料和有機金屬化合物等。,下遊有半導體、焊料、整流器和熱電偶。
1)銦儲量:全球銦資源估計至少35.6萬噸。
截止2017年底,根據世界已知的1512含銦礦床估算,全球銦資源量至少為35.6萬噸,其中已公布資源數據的101礦床銦金屬資源總量約為7.6萬噸。中國、玻利維亞和俄羅斯是世界上銦礦產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上述三國的銦礦產資源總量約占全球總量的60%,其中中國占26%。
2)銦產量:2019年全球原生銦產量760噸,主要分布在中國和韓國。
銦的供應包括原生銦和再生銦。
產能方面,根據USGS2017的數據,企業產能可統計為1400噸。目前中國總產能887噸(占全球63%)。
產量方面,根據USGS數據,全球原生銦產量基本維持在700噸以上,根據SMM數據,次生銦產量約為1,000噸。2019年全球原生銦產量760噸,其中中國產量300噸(占全球39%);韓國產量240噸(占全球31%)。預計回收銦的產量與過去相比不會有太大變化。預計2018-2021年回收銦產量分別為1000、1000、900、945噸。
3)銦需求:異質結電池或拉銦需求快速增長。
異質結電池成本逼近PERC電池,未來潛力巨大。目前采用MBB技術的異質結電池成本預計為1.79元/瓦,采用SWCT技術的異質結電池成本預計為1.69元/瓦,接近PERC電池的1.66元/瓦。得益於技術進步和大規模生產,預計異質結電池的成本將持續降低,未來將實現大規模應用。
4)銦價:銦價可能進入上行周期。
從需求來看,如果異質結電池的技術成熟,對銦的需求會大大增加。預計2020 -2021年異質結電池對銦的需求分別為18和45噸,2020-2021年對銦的總需求分別為65438和1709噸。供應方面,銦主要與鋅礦伴生,供應相對剛性。預計2020-2026年的供應量分別為1.599和1.679噸。2021年銦可能出現供應缺口,短缺30噸,銦價有望迎來上行周期。
第三,通達系將支付所有轉讓費,快遞行業價格將回升!
1)通達系快遞企業派件費,保障快遞員權益,行業內包裹件價格有望同步回暖。
三通壹達和百世均宣布,自9月1日起,全網末端配送費每票上調0.1元。安信證券認為,本次上調發行費有利於行業發展,影響有三點:
(2)由於通達系的加盟制結構和結算政策,配送費由總公司代收代付,因此配送費的上漲有望傳導至終端套餐價格,同時行業旺季臨近,漲價壓力較小;
3)快遞費上漲利好行業終端價格,估值回調有吸引力。我們將繼續看好快遞龍頭。
短期:各快遞企業的派件費有利於行業價格的提升。考慮到快遞企業規模效應帶動的訂票成本仍有提升空間,我們預計2021H2快遞企業利潤有望大幅改善。目前我們認為快遞板塊的估值已經基本反映了前期市場對於價格戰的悲觀預期;
中長期:在線上滲透率持續提升的背景下,快遞行業需求增長更加確定,新興電商平臺崛起後,快遞企業客戶更加多元化;我們認為新供應商的進入將加速頭部企業的分化。同時,在強大的規模效應和網絡效應下,快遞行業的進入門檻將大大提高。格局穩定後,行業龍頭將充分受益於份額和利潤的提升。
1)小金屬悄然崛起
錳、鋯、銻、鉬年初以來漲幅超過60%;鎂和鈷增加了30%以上;鎢、釩、鍺增長20%以上;鈦和銦分別上漲19%和12%。
2)鋯、尼龍、鉬、鎂相關公司股價可能停滯。
有色金屬的生產加工成本相對固定。在提價中,擁有資源的企業可以充分享受提價帶來的利潤增長,加工企業也可以通過庫存收益獲得超額利潤。
照此推斷,有色金屬利潤的增幅應該高於產品價格的增幅。假設市場環境沒有大的變化,股票價格的漲幅應該高於產品價格的漲幅。小金屬品種中,鋯、鉬、銻、鎂相關公司漲幅等於或低於產品價格漲幅,因此股價可能滯漲。
3)國內鋯英砂價格大幅上漲。
主要用於陶瓷的鋯具有很強的後地產周期屬性,有望在21成為國內地產竣工高峰。在需求的帶動下,國內鋯英砂上漲了91.33%,氧化鋯上漲了74.19%。鋯的潛在應用在於核電鋯管,國內核電重啟可能再次帶來海綿鋯需求的增加。鋯相關公司:東方鋯業(年初至8月23日上漲57.89%,下同)、三湘新材(35%)。
4)預計銻價將維持高位。
銻的主要下遊是阻燃劑,廣泛應用於塑料制品。隨著全球經濟的復蘇,銻的需求預計將繼續上升。銻的供應主要集中在中國,近年來沒有新的銻礦產出。供需格局的逆轉使得銻精礦價格年初至今上漲了69.84%。銻相關企業:ST華宇(12,7%)。
5)鉬價有望繼續上漲。
鉬主要用於普鋼和不銹鋼的添加劑,國內普鋼產量有望保持穩定,不銹鋼產量有望繼續增加。今年以來,鉬精礦價格上漲了62.58%。鉬靶廣泛應用於屏幕制造,可能會帶來很多高端的鉬材料。相關企業:黃金、鉬(32.4%)。
6)鎂的價格持續上漲。
鎂主要是合金的下遊,廣泛應用於汽車、航空航天、電子產品等領域;今年以來,鎂的價格已經上漲了44.19%。汽車用鎂合金正處於大量生產時期,有望成為未來鎂合金最重要的需求增長領域。鎂相關企業:海雲金屬(9.1%)。
風險提示: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