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教學方法上
高校教師在經濟學教學方法上存在問題,導致經濟學的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目前我國普遍的課堂教學都是以老師作為課堂主體,以講解式的教學為主,老師在課堂上把知識壹股腦的灌輸給學生,沒有給學生自己理解和吸收的時間,大量的信息輸送給學生,使得課堂上的氣氛不活躍,學生們沒有對知識進行討論和實踐的機會,這些理論知識只在進行考試的時候能排上用場,學生們很難把這些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解決具體問題。另外是從經濟學本身來說,經濟學的理論萌芽於西歐,成長階段也是在西方資本主義世界,因此很多理論是對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幾百年來經濟發展規律的概括和研究,這些理論跟我國的國情、歷史背景存在很大的差別,本身經濟學就是對於抽象規律的研究,再加上與我國的這些差距,造成了學生在理解上更加的困難,學生很難把經濟學內容與我國的經濟實踐相結合,不能學以致用,理論知識無法與實踐相結合,學生對於知識的記憶全靠死記硬背,應付考試,這對教學效果也產生了不好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