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辦的案比以前多了,獎金卻比以前少多了,因為訴訟費都上交財政了。”珠三角地區某中級法院壹位法官昨日對《第壹財經日報》如是說。
韶關市環保局壹位工作人員則向記者表示了對該政策的認可:“在實行這個政策之前,我壹個月只有2000多元。現在算上年終獎,平均每月收入接近4000元。”
這個讓不同地區、不同部門公務員產生不同評價的政策,便是在廣東多數地區試行了3年的公務員津貼統壹發放制度改革,廣東省官方又稱其為“公務員政策外補貼的規範工作”。財政部紀檢組近日的壹份調研報告對這項改革下了結論:“打開前門,堵住後門。”
規範了公務員收入分配秩序,促進了依法行政。
崗位津貼明確為 1550~7800 元
怎樣使公務員收入管理更規範?“辦法只有壹個,就是把所有資金納入財政監管渠道。”廣東省財政廳廳長劉昆向記者解釋改革政策的出臺背景時說。
2002年,在全面清理核查的基礎上,結合廣州市的物價指數、生活指數和個人所得稅對實際工資收入的影響等因素,廣東省財政廳會同省人事廳研究制定了統壹省直機關公務員崗位津貼的方案。
該方案的要旨是簡化工資結構,將現行國家和省統壹發放的各項津、補貼及各單位自行發放的各種補貼統壹歸並為“崗位津貼”。這樣,公務員收入由基本工資、崗位津貼、月均年終獎(廣東省規定,年終獎相當於3個月的基本工資)三部分組成。政法機關、紀檢等特崗人員另有250元/月的特崗補貼。
這個方案制定了按職務分檔的統壹的崗位津貼標準:最高正省7800元/月,最低新參加工作人員1550元/月。人均每月崗位津貼為3800元。加上其他部分,公務員月人均收入5200元。
先查“小金庫”再查經營性資產
統壹崗位津貼後,為解決資金來源,盤活存量,堵住漏洞,廣東省政府作出部署,對省直機關的銀行賬戶及其資金余額進行了全面清理、收繳。僅2003年上半年,由省財政廳、監察廳、審計廳、人民銀行四個部門組成的16個清查小組,對省直各部門自查自報銀行賬戶及資金情況作了詳細核查後,就核實銀行賬戶1690個,資金余額110億元。
為徹底堵住後門,2003年10月,廣東省委、省政府又對省直黨政機關、事業單位的經營性資產進行了全面清理。這次清理的對象是各單位采取自營、出租、參股、合作等形式經營,從而獲得經濟利益的房地產。“清理辦”在各單位自查的基礎上,還組織了11個核查小組、***500多人次,對各單位自查上報的資產清理情況進行了實地核查。
省直機關的做法迅速在全省得到推廣。截至2003年底,廣東大部分地區均推行了公務員崗位津貼統壹發放的做法。
財政部紀檢組近日對廣東省2年多來規範公務員政策外補貼的實際情況進行了調研。在向中紀委、監察部遞交的調研報告中,財政部紀檢組稱:廣東的做法規範了公務員收入分配秩序,促進了依法行政,規範了各單位的財務和資產管理,促進了相關改革。
報告同時也指出了壹些問題:由於財政情況的差異,不同地區的公務員,津貼差距較大,“如省直部門人均月津貼3800元,而韶關市人均月津貼只有540元,相差7倍多。另外,工作量大的執法部門,與其他部門壹樣實行統壹的津貼標準,對這些部門的積極性有壹定影響。”
不過,報告結尾處表示:“廣東作為經濟發達省份,清理、規範政策外補貼後,規定的統壹崗位津貼標準較高,這壹點其他大部分省區不可簡單類比。”
相關背景
“好機關”收入曾五倍於“差機關”
廣東省最早試行公務員津貼統壹發放制度改革的是省直機關。問題顯露於2002年。當時,在異常“慘烈”、錄取率達到40:1的省直機關公務員錄取中,省人事廳的工作人員發現了壹個怪現象:某些部門報考者如雲,錄取率達到百裏取壹;某些“清水衙門”卻報考者寥寥,報名人數甚至還不及擬錄取人數。
這種現象反映出由於各機關不同程度地存在著資金“自留地”,因此即便同屬省直機關,同壹級別的公務員在收入上卻相差甚遠。廣東省人事廳壹位工作人員介紹說:“當時,‘好機關’的工作人員壹年下來,收入是‘差機關’工作人員的5倍。都說要改革分配制度,其實政府內部的分配就存在著不公平。”
而廣東省財政廳的資料顯示,2002年以前,廣東省各政府部門自行發放的政策外補貼普遍存在以下兩個問題:首先是補貼標準不統壹,導致公務員之間收入差距不合理拉大,心理失衡,不滿增多,同時也不利於幹部的交流使用。如省直機關2001年在職人員政策外補貼發放最高的單位年人均達4.3萬元,最低的才0.4萬元,相差11倍。
其次,補貼資金來源情況復雜,直接催生了各種違法違規現象。各地政策外補貼資金的來源主要有財政撥款、預算外收入、物業出租收入、所屬企事業單位上繳收入和工會收入等。這些資金來源中,絕大部分不能通過正常的會計核算“見光”。為規避財政監管,各部門紛紛建立“賬外賬”和“小金庫”。這在擾亂會計秩序的同時,還易滋生違法亂紀和腐敗現象,也阻礙了“收支兩條線”改革
差不多2800月;四個節各1000;年忠5000;全年平均3550元月
陸豐中下水平吧,
垃圾baidu,不讓發,自己看鏈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