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報考的興奮感消失,隨之而來的是忐忑。壹直在城鎮長大,與農村的脫離,我能適應這樣的生活嗎?然這些擔憂都是多余的,鎮黨委的殷切關心,村領導的諄諄教誨,同事間的親密無間,廣大村民的善良純樸,讓我深深地愛上了這片土地,也對曾經的選擇無怨亦無悔!
依稀記得,第壹天去上班,隨著自行車逐步駛向農村,我驚呆了:清新的空氣迎面而來,壹排排樓房沿線排列著,壹塊塊田地整齊分布著,田裏的莊稼隨風擺動也似歡迎我的到來。沿途多是水泥路,最讓我吃驚的,村部竟是壹棟兩層的小洋房。走進村部,活動室、辦公室依次排開,辦公室裏電話、電視、電腦、飲水機、辦公桌椅壹樣都不少,看到這些,我深刻體會到,如今的舒適工作環境,無不浸透著老壹輩村幹們的辛勤汗水,在這種環境下,我有什麽理由不堅定信念,好好工作呢?
盡管所在村的情況大大出乎我的意外,但隨著工作的深入,我才發現農村太需要人才、資金支持了。村部前的橋,由於資金短缺,僅僅是用水泥板鋪成,兩旁沒有欄桿,村民出行非常危險,後來在上級領導的關心下,在村老板的資助下,在村民的籌資下,同心橋終於橫跨兩岸,極大地方便了村民。
村民娛樂活動單壹,有些老人閑暇時,打打牌,常因言語不甚,引起口角產生糾紛。在上級部門和相關單位的大力支持下,我們建成了便民超市、社區衛生服務站、籃球場、文體活動室、農家書屋、等,受到了廣大村民的贊許。
村裏壹位養豬大戶,在我的幫助下學會電腦,隨時掌握市場動態,帶動很多村民致富;村裏待業人員通過農林局再學習,掌握技能,不少人已成為單位的技術骨幹;善於捕捉市場前景的人也大多成為了創業潮中的領頭軍。
隨著養老、醫療、義務教育、家電下鄉等優惠政策的深入,我村“吃有營養,住有瓦房,家有電話,樂有場所,少有所教,壯有所為,老有所養,病有所醫,困有所濟,飲水有保障,綠樹有蔭涼”的小康社會正在蓬勃發展著。
基層壹線的工作經歷慢慢改變著我,農村所見所聞也漸漸凈化著我,它讓我學會了踏實、實幹,它讓我學會了細心、堅強。感謝組織給我們提供了這樣壹次鍛煉的機會,把農村這塊哺育人類的土地擺在我們面前,讓我們放飛希望,開拓夢想。值此國慶60周年,我們也堅信,在農村這片熱土上,在全面建設新農村和小康社會的征途上盡顯我們當代大學生的青春風采!
愛心獻血,彰顯大學生風采
(09年)11月16日下午,在院青年誌願者行動指導中心的組織下,在我校體育館開展了愛心獻血活動。這次活動規模較大,通過宣傳同學踴躍參與到了這次活動中,雖然天氣寒冷但現場愛心沸騰。
我們看到,壹批接壹批的同學積極愛心獻血,希望盡自己的能力,能為需要的人獻出拳拳愛心 。200毫升,300毫升,同學們毫不猶豫,哪怕是初次獻血的女同學,面對粗大的針管,也絲毫沒有想恐懼退縮,勇敢的伸出了自己的手臂,讓血液從自己這端緩緩流出,流向需要者的那端。對於同學們如火的熱情,寧波市采血中心對獻血的每位同學隨機贈上印有“寧波獻血”字樣的天堂傘、小型按摩器等禮品,以表示他們對我院學生積極獻血的感謝。
愛心獻血,彰顯大學生青春風采;愛心獻血,用自己的獻血譜寫壹首無私之曲。在愛心獻血活動中,我們大學生展示了高尚的品德以及積極的生活態度。相信通過這樣的活動,更有利於發揮大學生的表率作用和示範意識,有利於大學生懂得生命之寶貴,友愛互助之高尚情操,更在壹定程度上有助於培養大學生的人道與博愛之情。
(演講稿,可以借鑒壹下哈)
讓我們堅守誠信這片沃土
誠信,是耀眼璀璨的陽光,他的光芒普照大地;
誠信,是廣袤無垠的大地,他的胸懷承載山川;
誠信,是秀麗神奇的山川,他的壯麗凈化人的心靈!
誠信,猶如壹潭清澈幽雅的湖水,寧靜、淡泊,他總是以自己樸素而潔凈的面容向人們展示著自己的美麗,就是這樣壹潭清澈幽雅的湖水,讓我們的人生更加壯麗。
誠信,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自古以來,就有“君子壹言,駟馬難追”的承諾。千百年來,人們講求誠信,推崇誠信;誠信之風,質樸醇厚,歷史悠久;誠信之氣,普照華夏,充盈中華。它早已融入了我們民族文化的血液,成為我們文化基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壹環。
曾子殺豬,是對兒子的誠信;尾生抱柱,是對愛人的誠信;商鞅立木,是對百姓的誠信。古人尚且“言必信,行必果”,更何況我們今人呢?作為壹名大學生,我們更應該堅守誠信,踐行誠信。但據調查:有部分大學生在得到國家幫助之後,卻忘記了自己所欠下的債,丟掉了誠信;甚至現在不還貸款的學生數目還在上漲,身為大學生的我們,受過高等教育的我們,怎能這樣去回報國家?
羅曼?羅蘭曾這樣說:“人生的大海上風高浪急,妳須自恃扁舟,方能達到彼岸”。美貌、健康、才學、金錢、榮譽……,生命的小舟上要承載的東西實在是太多太多了。然而,當時間的煙塵吞沒了美貌與健康,吞沒了金錢與榮譽,我們還能剩下些什麽呢?我們又如何去駕馭生命之舟呢?時間是永恒的見證,失去了誠信,所有的壹切就不過是水中月、鏡中花,如過眼雲煙,終會隨風而逝,我們終將壹無所有。
然而,妳可曾看到那夜空裏閃爍的群星,熠熠散發著希望;妳可曾看到那烏雲漫天中,透過烏雲的壹縷金光? 那就是遮不住的誠信之光。盡管有受助大學生不還貸款的案例,也有受助旅客不還錢的事例,但更多的還是那些講求誠信的人和事!
1997年,當金融風暴橫掃亞洲的時候,中國卻堅決做出了:人民幣不貶值的承諾,這是對世界的誠信;壹農民18年來苦苦尋找好心人,還上了當年所借的40元錢,這是對同胞的誠信;河南大學生王壹碩為妹妹淚別大學夢,自願去西部服務,提前還貸款,這是對國家的誠信;洪戰輝帶著揀來的妹妹求學11年,義無返顧忍受貧困,即使兼職打工,即使在仍然需要交費讀書的時候還提前還貸款,這是對家人,對社會的誠信。大孝至愛的謝延信,32年來無怨無悔地照顧前妻的父母與癡憨的內弟是對親人的誠信……正是因為有了他們,我們的時代才更加激奮人心,他們才是我們時代的中流砥柱,誠信的脊梁!
我們尊敬的胡錦濤總書記提出了:“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的榮辱觀,給我們指明了學習的方向,讓我們堅守誠信這片沃土,用誠信澆灌自己,用誠信衡量自己,用誠信成就自己,讓我們滿載誠信,走向世界!
我堅信,在黨的領導下,在誠實守信的艱苦奮鬥中,在“八榮八恥”思想的引導下,我們會成為壹名“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新時代大學生,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校園也會被建設得更加美麗、和諧!
今年暑期,永川區職教基地30余所大中專職業院校組織的70余支大中專誌願者走出校園,廣泛開展科技下鄉、科普惠農等社會實踐活動。誌願者團隊滿懷“實踐、奉獻、求知、成長”的目標,深入基層鄉鎮、深入災區、深入農村田間地頭、深入山區留守兒童之家,帶著服務於新農村建設的理想,在實踐過程中完成了個人的蛻變。實踐過程中,團隊組織有序、紀律嚴明,以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良好的大學生形象,展示了新時期大學生的風采,給當地的政府和群眾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科普惠農成為大學生“三下鄉”活動首選
進入暑期以來,重慶財經職業學院特組織了2支暑期社會實踐團隊分別到我區來蘇鎮和墊江縣沙坪鎮開展了“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該學院會計系實踐團隊由團總支書記李靜老師帶隊。隊員們在來蘇鎮唐家坪村開展了以“教育幫扶情系農村誌願服務意暖人心”為主題的關愛農民工子女的社會實踐活動。在實踐的幾天裏,誌願者們依托留守農民工子女集中的村鎮學校,並結合他們的現實需求,利用自身專業特長,重點組織開展了各類教學、文體活動、科普流動書屋等誌願服務及愛心捐贈。活動中,誌願者們深入農戶進行走訪、走上講臺為山村的孩子上課、在拼湊的課桌上睡覺、燒著柴火做飯……雖然條件簡陋,但他們的內心十分充實。
重慶財經職業學院工商管理系實踐團隊由團總支書記王盈之帶隊。隊員們在墊江縣沙坪鎮仁和村壹農戶家中寄宿。7月10日開始,在仁和村村長的帶領下,同學們開始走訪受災地區,收集災區人民的心聲,做好調查,真切的去體驗災區人們的生活,幫助農民做農活,比如鋤草、背柴、修路等,幫助他們做壹些實實在在的事。同學們還建立了“網絡書屋”、“流動圖書館”、“愛心家教”等特色服務,為災區農民提供學習機會。在活動過程中,隊員們與災區小朋友建立了深厚的友情。整個活動下來累計為69名災區兒童做了暑期家教,為107位兒童提供圖書借閱服務。7月27日上午,同學們來到墊江縣關工委,為災區兒童捐贈了價值1200余元的圖書,整個過程十分感人,縣關工委秘書長緊緊的握住誌願者的手說,壹定會把妳們的深切情義帶給災區兒童,並代表災區兒童感謝同學們的愛心。
“三進三同三個壹”增加大學生誌願者社會體驗
7月20日下午,重慶文理學院數學與統計學院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服務團出征儀式在B區1310辦公室舉行,黨總支何獨明書記出席了出征儀式並講話。
此次“三下鄉”活動,重慶文理學院數學與統計學院結合大學生特點,深入墊江縣白家鎮,開展以支教為主題的“三進三同三個壹”活動,即:進基層、進村子、進農戶,與留守兒童、農村學生同吃、同住、同學習,寫壹篇關於此次三下鄉活動的感受或者新聞報道、完成壹篇關於“農村學生、留守兒童”學習生活狀況調研、聯系幫扶壹名學生。
7月21日上午,該實踐服務團壹行14人,來到墊江縣白家鎮觀鬥村,與觀鬥村7戶村民及留守兒童舉行了對接,開展“三進三同三個壹”活動。大學生們參觀了創業致富項目“金銀花中藥材基地”後,由村民帶領,深入農戶家庭,開始同吃同住同學習活動。
大學生在社會實踐中展示技能奉獻智慧
在重慶水電職業學院,“學生科技興農助推兩翼農戶萬元增收服務團”、“大學生科學發展觀實踐服務團”、“大學生赴災區服務團”***3支市級重點社會實踐服務團隊的60余名成員分別奔赴永川區朱沱鎮、雙竹鎮和永榮鎮,與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開展了送科技下鄉、送文藝下鄉、社會調查、政策宣傳等實踐活動。
由學院團委與水利工程系***同組建的“大學生科技興農助推兩翼農戶萬元增收服務團”,在朱沱鎮開展了以“保護環境,科技興農”為主題的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調研活動,***走訪農民家庭98戶,針對性地對所在地鎮政府、四望山村居委會等單位進行了調研,深入農民家庭了解農民的水源、水質情況,以及生活、生產現狀,力爭為農民解決實際問題,圓滿完成了所有調研任務。
大學生護跑手:要向世界展現中國青年大學生風采
題:“要向世界展現中國青年大學生的風采!”
——記暨南大學三名同學出任奧運火炬傳遞護跑手
本月十二日,四十八名北京奧運火炬傳遞(廣州站)護跑手將在廣東省體育局接受統壹的指導和培訓。他們將以矯健的步伐,踏上五月七日廣州火炬傳遞的大道。
據了解,這四十八名幸運兒是去年從四十八所大專院校和中學推薦的壹百三十四名候選護跑手中挑選出來的。原來每所學校只有壹個名額,但是來自暨南大學的李優洲和劉文立卻同時以優異的成績破例獲得了資格。在珠海,暨南大學珠海學院的李佳同學也將出任珠海站奧運火炬傳遞的護跑手。
此外,暨南大學深圳旅遊學院的韋瑋同學,從兩萬名廣東省奧運誌願者報名者的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成為廣東省壹百位正式誌願者中的壹名,八月將赴北京擔任奧運會誌願者。
“想到聖火傳遞的那個畫面我就會情不自禁地笑。” 暨南大學管理學院李優洲同學高興地說。
李優洲至今還清楚記得,二OO壹年夏夜,住校的他們偷偷從學校裏跑出來看北京申奧的電視直播,然後像所有人壹樣為成功申辦歡呼喝彩。那時,他覺得北京奧運離自己還很遠。而今天,壹切與他近在咫尺,完成體能測試、確認身份、簽訂協議正式成為壹名北京奧運會火炬接力(廣州站)護跑手,這壹切順利而從容。李優洲認為,不少人對於奧運了解不深刻,其實奧運的精神就是“人人參與,全民健身”,奧運會對每個人都很公平,只要妳有意願去參與,妳就會有所得。
李優洲現在每天留意著聖火的傳遞情況,只要和奧運會相關的壹切話題,他都舍不得關上“話匣子”。從奧運的歷史,參加奧運會的運動員,再到奧運的吉祥物,他都侃侃而談。
從小練習長跑的李優洲對於自己要完成的使命充滿了信心,表示要以最飽滿的狀態跑完那壹段將永記於心的路程,“我要向世界展現我們中國青年大學生的風采!”
來自暨大文學院的劉文立則比較低調,作為田徑隊的隊員,他最近壹直在加強訓練,雖然護跑的路程長度與他每天的訓練內容無法相比,但他不敢有絲毫大意,“非常幸運和自豪可以獲得這樣壹次機會,我壹定要努力做到最好。”
在暨大珠海學院還有壹個奧運幸運兒,她就是獲得珠海學院“奧運大使”稱號並被選拔為奧運火炬傳遞(珠海站)護跑手的李佳,盡管讀大二的她看起來文靜而淡雅,卻是壹個十足的奧運狂熱者。
李佳說她關註奧運甚至成為了壹種習慣,每天都會通過奧運新聞、奧運專欄等途徑在第壹時間去了解奧運的進程,並告訴給周圍的同學。在她的個人博客中,她這樣寫道:“關註奧運的習慣是壹種光輝,壹種人性的光輝”。
-------------------------------
偶很辛苦的從四面八方搜集過來滴,再很辛苦的找出處,但是有些實在找不到拉看在偶這米認真滴份上給點獎勵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