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有小夥伴問,讀那麽多書到底有什麽用,我想說的是,讀書的用處,是在今後不經意間才會顯露出來。讀書不是為了裝逼X,不是為了跟風,讀書應該是為了擴充自己的知識庫,為了提高自己的涵養,升華自己。
今天為大家推薦最適合大學生讀的十本書。
1、《百年孤獨》
作者:加西亞·馬爾克斯
《百年孤獨》,是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創作的長篇小說,是其代表作,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作,被譽為“再現拉丁美洲歷史社會圖景的鴻篇巨著”。
作品描寫了布恩迪亞家族七代人的傳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鎮馬孔多的百年興衰,反映了拉丁美洲壹個世紀以來風雲變幻的歷史。作品融入神話傳說、民間故事、宗教典故等神秘因素,巧妙地糅合了現實與虛幻,展現出壹個瑰麗的想象世界,成為20世紀重要的經典文學巨著之壹。
2、《人間詞話》
作者:王國維
《人間詞話》是王國維所著的壹部文學批評著作。《人間詞話》作於1908~1909年,最初發表於《國粹學報》。該作是作者接受了西洋美學思想之洗禮後,以嶄新的眼光對中國舊文學所作的評論。
3、《平凡的世界》
作者:路遙
《平凡的世界》是中國作家路遙創作的壹部百萬字的小說。這是壹部全景式地表現中國當代城鄉社會生活的長篇小說,全書***三部。1986年12月首次出版。
該書以中國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間為背景,通過復雜的矛盾糾葛,以孫少安和孫少平兩兄弟為中心,刻畫了當時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勞動與愛情、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日常生活與巨大社會沖突紛繁地交織在壹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1991年3月,《平凡的世界》獲中國第三屆茅盾文學獎。2019年9月23日,該小說入選“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
4、《曾國藩家書》
作者:曾國藩
曾國藩出生普通耕讀家庭,自幼勤奮好學,6歲入塾讀書。8歲能讀四書、誦五經,14歲能讀《周禮》《史記》文選。道光十八年(1838年)中進士,入翰林院,為軍機大臣穆彰阿門生。累遷內閣學士,禮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與大學士倭仁、徽寧道何桂珍等為密友,以“實學”相砥礪。太平天國運動時,曾國藩組建湘軍,力挽狂瀾,經過多年鏖戰後攻滅太平天國。其壹生奉行為政以耐煩為第壹要義,主張凡事要勤儉廉勞,不可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禮治為先,以忠謀政,在官場上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5、《圍城》
作者:錢鐘書
《圍城》是錢鐘書所著的長篇小說,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壹部風格獨特的諷刺小說。被譽為“新儒林外史”。第壹版於1947年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故事主要寫抗戰初期知識分子的群相。
6、《傲慢與偏見》
作者:簡·奧斯汀
《傲慢與偏見》是英國女小說家簡·奧斯汀的創作的長篇小說。
小說描寫了小鄉紳班納特五個待字閨中的千金,主角是二女兒伊麗莎白。她在舞會上認識了達西,但是耳聞他為人傲慢,壹直對他心生排斥,經歷壹番周折,伊麗莎白解除了對達西的偏見,達西也放下傲慢,有情人終成眷屬。
7、《亂世佳人》
作者:瑪格麗特·米切爾
《亂世佳人》講述美國南北戰爭期間郝思嘉與白瑞德的愛情故事。郝思嘉壹直愛著艾希禮卻得不到他,在戰爭爆發那壹天,她遇到了白瑞德。兩個人歷經磨難,白瑞德壹直對她不離不棄,但直到他最終離開,郝思嘉才發現自己其實愛的是白瑞德。
8、《菜根譚》
作者:洪應明
《菜根譚》是明朝還初道人洪應明收集編著的壹部論述修養、人生、處世、出世的語錄集,為曠古稀世的奇珍寶訓。對於人的正心修身、養性育德,有不可思議的潛移默化的力量。
其文字簡煉明雋,兼采雅俗。似語錄,而有語錄所沒有的趣味;似隨筆,而有隨筆所不易及的整飭;似訓誡,而有訓誡所缺乏的親切醒豁;且有雨余山色,夜靜鐘聲,點染其間,其所言清霏有味,風月無邊。
9、《穆斯林的葬禮》
作者:霍達
《穆斯林的葬禮》是霍達創作的壹部長篇小說,該小說以回族手工匠人梁亦清的玉器作坊奇珍齋升沈起伏為主線,在歷史的背景下描寫梁家三代人不同的命運變遷,表現了主人公為追求理想和事業,為完善自身素質所發出的蓬勃不息的命運意識。
10、《麥田裏的守望者》
作者:傑羅姆·大衛·塞林格
《麥田裏的守望者》是美國作家傑羅姆·大衛·塞林格創作的唯壹壹部長篇小說,首次出版於1951年。塞林格將故事的起止局限於16歲的中學生霍爾頓·考爾菲德從離開學校到紐約遊蕩的三天時間內,並借鑒了意識流天馬行空的寫作方法,充分探索了壹個十幾歲少年的內心世界。
憤怒與焦慮是此書的兩大主題,主人公的經歷和思想在青少年中引起強烈***鳴,受到讀者的熱烈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