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作為會計入門知識,內容包括會計概念、職能和目標,會計基本假設和會計基礎,會計信息質量要求,會計職業道德,內部控制基礎。
壹、會計的定義
會計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采用專門方法和程序,對企業和行政、事業單位的經濟活動過程及其結果進行準確完整、連續系統的核算和監督,以如實反映受托責任履行情況和提供有用經濟信息為主要目的的經濟管理活動。
二、會計的基本特征
(1)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
(2)準確完整性、連續系統性。
解析貨幣計量尺度由貨幣為壹般等價物的性質所決定,具有全面性、綜合性等特征,是衡量壹般商品價值的***同尺度,其他計量單位可以對貨幣計量單位進行必要的補充和說明。例如,原材料的實物量度(噸、千克等)可以補充說明原材料的儲存、耗費等經管責任的落實狀況。
本考點需要熟記基本職能與擴展職能的具體內容,並掌握核算職能與監督職能之間的關系。
會計職能,是指會計在經濟活動及其管理過程中所具有的功能。會計作為經濟活動“過程的控制和觀念總結”,具有會計核算和會計監督兩項基本職能,還具有預測經濟前景、參與經濟決策、評價經營業績等拓展職能。
壹、基本職能:
(壹)核算職能
是指會計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對特定主體的經濟活動進行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會計核算貫穿於經濟活動的全過程,是會計最基本的職能。
1.會計核算的內容主要包括:
(1)款項和有價證券的收付。
(2)財物的收發、增減和使用。
(3)債權、債務的發生和結算。
(4)資本、基金的增減。
(5)收入、支出、費用、成本的計算。
(6)財務成果的計算和處理。
(7)需要辦理會計手續、進行會計核算的其他事項。
2.核算的四個環節。
(二)監督職能
1.監督職能是指會計機構、會計人員對其特定主體經濟活動和相關會計核算的真實性、完整性、合法性和合理性進行審查,使之達到預期經濟活動和會計核算目標的功能。
(1)真實性審查:是指檢查各項會計核算是否根據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進行,是否如實反映經濟交易或事項的真實狀況。
(2)完整性審查:是指檢查會計核算的範圍和內容是否全面,是否有遺漏等不完整的情況。
(3)合法性審查:是指檢查各項經濟交易或事項及其會計核算是否符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遵守財經紀律,執行國家各項方針政策,以杜絕違法亂紀行為。
(4)合理性審查:是指檢查各項財務收支是否符合客觀經濟規律及經營管理方面的要求,保證各項財務收支符合特定的財務收支計劃,實現預算目標,保持會計核算的準確性和科學性。
2.會計監督的主要依據和主要內容。
主要依據:①財經法律、法規、規章。②會計法律、法規和國家統壹會計制度。③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財政廳(局)和國務院業務主管部門根據《中華人民***和國會計法》(以下簡稱《會計法》)和國家統壹會計制度制定的具體實施辦法或者補充規定。
④各單位根據《會計法》和國家統壹會計制度制定的單位內部會計管理制度。⑤各單位內部的預算、財務計劃、經濟計劃、業務計劃等。
主要內容:①對原始憑證進行審核和監督。②對偽造、變造、故意毀滅會計賬簿或者賬外設賬行為,應當制止和糾正。③對實物、款項進行監督,督促建立並嚴格執行財產清查制度。④對指使、強令編造、篡改財務報告行為,應當制止和糾正。
⑤對財務收支進行監督。⑥對違反單位內部會計管理制度的經濟活動,應當制止和糾正⑦對單位制定的預算、財務計劃、經濟計劃、業務計劃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等。
3、會計核算與會計監督的關系,會計核算與會計監督是相輔相成、辯證統壹的。
(1)會計核算是會計監督的基礎,沒有核算提供的各種系統性會計資料,監督就失去了依據。
(2)會計監督又是會計核算質量的保障,只有核算沒有監督,就難以保證核算提供信息的質量。
二、會計職能的擴展
會計職能的拓展,是指會計基本職能的延伸與擴展。
(1)預測經濟前景,是指根據財務報告等提供的信息,定量或者定性地判斷和推測經濟活動的發展變化規律,以指導和調節經濟活動,提高經濟效益。
(2)參與經濟決策,是指根據財務報告等提供的信息,運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方法,對備選方案進行經濟可行性分析,為企業經營管理等提供與決策相關的信息。
(3)評價經營業績,是指利用財務報告等提供的信息,采用適當的方法,對企業壹定經營期間的資產運營、經濟效益等經營成果,對照相應的評價標準,進行定量及定性對比分析,作出真實、客觀、公正的綜合評判。
會計目標
壹、會計目標的概念
會計目標,是要求會計工作完成的任務或達到的標準,會計的基本目標是向財務報告使用者提供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有關的會計資料和信息,反映企業管理層受托責任履行情況,有助於財務報告使用者作出經濟決策,達到不斷提高企業事業單位乃至經濟社會整體的經濟效益和效率的目的和要求。
從更高層面看,會計的目標還包括規範會計行為,保證會計資料真實、完整,加強經濟管理和財務管理,提高經濟效益,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為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提供基礎性保障作用,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
補充1會計信息除包括財務信息外,還包括必要的非財務信息。
會計資料是會計信息的基礎。會計資料及會計信息的使用者既包括企事業單位的內部使用者又包括外部使用者,財務報告使用者主要包括:投資者、債權人、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和社會公眾等。
補充2不同“人”的關註點:
(1)投資者:盈利能力和發展能力。
(2)債權人:償債能力和財務風險。
(3)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市場經濟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