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財經新聞 - 寶玉黛玉愛情特點及意義

寶玉黛玉愛情特點及意義

在中國古典小說戲曲中,通過描寫和歌頌愛情來表現反封建主題的作品,不知道有多少。《紅樓夢》繼承了這個傳統,並且發展了這個傳統,在愛情描寫上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思想和藝術高度。《紅樓夢》當然不是什麽單純的“言情”傑作,它的反封建主題表現了極其深刻豐富的社會歷史內容。但是,《紅樓夢》出色地描寫和歌頌了愛情,這也是無庸諱言的事實。“四人幫”在所謂“階級鬥爭”的旗號下,將寶黛愛情悲劇跟作品的反封建主題對立起來,抹煞《紅樓夢》愛情描寫的社會意義,那是很荒唐的。問題不在於《紅樓夢》是不是描寫了愛情,而在於它怎樣描寫愛情。《紅樓夢》愛情描寫的傑出之處在於,它不是單純表現青年男女之間的情愛,也不是單純肯定與封建禮教相對立的愛情婚姻自主的要求,而是表現了主人公和封建制度從生活道路到整個倫理道德觀念上的尖銳對立,揭露了封建社會的黑暗、腐朽、沒落,預示了它必然衰亡的歷史命運。因此,《紅樓夢》的愛情描寫表現了不同於前代作品的鮮明的時代特色,概括了深刻豐富的社會內容,而且象生活本身那樣,愛情與廣闊的社會生活存在著廣泛而深刻的聯系。這就是二百多年來寶黛愛情悲劇使無數讀者那樣激動的根本原因,也是《紅樓夢》卓越的現實主義成就的壹個重要方面。  賈寶玉和林黛玉壹  壹部作品的藝術構思和作家選取什麽樣的人物作為作品的主人公,跟作家基於他的生活經驗和世界觀對生活的認識與評價分不開。曹雪芹在《紅樓夢》中寫了壹對貴族青年男女的愛情,並將他們愛情的產生、發展和悲劇的結局置於全書故事情節的中心,並不是偶然的。它跟小說描寫的生活內容即題材有關,但是從根本上說來,卻是決定於作家曹雪芹對封建末世的社會生活的感受和認識。 賈寶玉和林黛玉 我們知道,曹雪芹出身在壹個由盛轉衰最後徹底敗落的封建貴族家庭裏,他親身經歷、體驗了貴族家庭敗落過程中的種種矛盾鬥爭,因而對地主階級的腐朽沒落和封建社會的必然衰亡,有著深切的感受。由於他受當時反映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萌芽的帶有民主色彩的迸步思潮的影響,加上創作時嚴格的現實主義態度,雖然他主觀願望是想“補天”,看到封建制度已經腐爛到不可救藥時懷著壹種惋惜甚至痛苦,但在《紅樓夢》中,他卻以壹種冷峻深刻的筆觸,對封建末世的社會生活作了廣泛而生動的描繪,揭露了封建社會驚人的黑暗和腐朽。 《紅樓夢》集中地描寫了賈府這個封建貴族大家庭由盛轉衰的過程。這個賈府是四大家族的代表,也是正在走向衰亡的中國封建社會的縮影。曹雪芹通過對這個貴族大家庭日常生活細膩而真實的描繪,形象地展現出當時錯綜復雜的社會矛盾,從而完成了小說從經濟基礎到上層建築全面地揭露和批判封建制度的反封建主題。  曹雪芹當然不可能有明確的階級意識,但他顯然是感受到了賈府內外的種種矛盾是跟這個家族的衰敗分不開的。他在《紅樓夢》裏描寫了統治者與被統治者的矛盾,封建制度的維護者與地主階級的叛逆者之間的矛盾以及統治階級的內部矛盾,這些矛盾彼此聯系,錯綜復雜地交織在壹起。如果不是從抽象的教條出發,而是從《紅樓夢》的實際內容和具體的藝術描寫出發,那就應該承認,在諸種矛盾中處於中J白地位的是封建制度的維護者與地主階級的叛逆者之間的矛盾。 賈寶玉生活於其中的那個賈府,表面上還呈現出壹種“崢蝶軒峻”、“蓊蔚洇潤”的氣象,內裏卻是矛盾重重,危機四伏。在種種危機中,後繼無人是最大的危機。這壹點,曹雪芹在第二回裏借冷子興之口明明白白地告訴了我們。他認為,象這樣的貴族之家,兒孫的“壹代不如壹代”,是要比因安富尊榮、追求享樂而造成的經濟上人不敷出、內囊漸盡更為嚴重的“壹件大事”。兒孫“壹代不如壹代妙,後繼無人,確實是封建制度已經從內部腐朽、不壹可救藥的重要標誌。曹雪芹對於貴族家庭生活的這壹獨特感受,對他構思這部偉大作品,確定主要情節線索,有著重要的意義。第五回寫賈寶玉夢遊太虛幻境,警幻仙姑受寶玉的祖宗寧榮二公的“剖腹深囑”,警戒寶玉“改悟前情,留意於孔孟之間,委身於經濟之道”,以求不“見棄於世道”,而結果寶玉卻深負了警幻“壹番以情悟道、守理衷情之言”,在迷津前沒有“作速回頭”,終於墮入了萬丈深淵。①這段寫得迷離恍惚的文字大可值得註意,它以象征的手法預示給讀者小說的構思和後文情節的發展。 就是在這種兒孫“壹代不如壹代”的條件下,由於賈寶玉在這個家庭中的地位,再加上他的聰明穎悟(雖然在書中他常常被稱為呆子,曹雪芹卻多處寫到他的敏慧),便成了這個家庭的“中興”希望。他在賈府裏受到上上下下那麽多人的尊寵鐘愛,包括賈政的嚴厲管教在內(“恨鐵不成鋼”也是愛的壹種特殊表現),多半就出於這種原因。 盡管日趨尖銳的封建社會的內在矛盾決定了這個制度必然滅亡,但是地主階級卻不甘心,它還要作垂死的掙紮,要千方百計地挽回頹勢。在種種努力之中,最大的努力,就是要按照地主階級的需要和封建道德的標準,把賈寶玉培養成為壹個立身揚名、光宗耀祖、能把地主階級日趨衰敗的事業重新振興起來、延續下去的忠臣孝子。然而,賈寶玉卻是壹個封建地主階級的不肖逆子。他的叛逆思想,恰恰是在封建制度走向瓦解過程中種種錯綜復雜的矛盾裏孕育出來的。他是壹個在新舊交替的時代,從沒落的地主階級中分化出來的浪子,是那個不可救藥的貴族之家合乎規律的產兒。 賈寶玉不願走讀書中舉的道路,他視為官作宦如糞土。他將那些“讀書上進”的人稱為“祿蠢”;將那些謀求富貴的人所必讀必作的八股時文看作“餌名釣祿之階”;將“仕途經濟”壹類的議論斥為“混賬話”。在他那個時代,那個家庭,這樣的思想和見解,實在是非常大膽的,不能不叫統治階級大驚失色了。所以,在他們的眼裏,賈寶玉就成了壹個行為偏僻、性情乖張、半瘋半傻的“混世魔王”和“孽根禍胎”。 不僅如此。賈寶玉對於現存的封建制度和壹套封建倫理道德,都感到強烈的不滿。他無視“男尊女卑”的傳統觀念和尊卑有序、貴賤有別的封建等級制度。他不高興跟那些為官作宦的“俗人”應酬往來,卻願意跟那些處於社會下層被封建階級瞧不起的人物做朋友、他同情被壓迫被剝削的奴隸,有時跟他們簡直沒有主奴的界限,他們的悲慘遭遷常常激起他對摧殘他們的封建制度的憎恨。他甚至不以生長於這個貴族之家為榮,反而引以為憾,曾為此發出深長的慨嘆。他在那個不自由、不平等的黑暗王國裏,從愛與恨中,逐漸地產生了壹種對於自由和平等生活的朦朧的向往與追求。這就使賈寶玉跟封建統治階級發生了尖銳的對立。從我們今天的觀點來看,賈寶玉的思想實質上是壹種初步的民主主義的要求,它曲折地反映了當時社會經濟結構中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萌芽。這壹切,不僅使正殷切期待著他將來振興家業的統治者感到絕望,而且使他們感到威脅。封建正統派的代表人物賈政,最早感到了這種威脅。他對寶玉大施撻伐,甚至要結果他的性命,就是在這種威脅面前所產生的壹種絕望和恐俱情緒的表現。 曹雪芹通過地主階級的叛逆者與封建制度的維護者之間的矛盾,反映了封建末世思想意識形態領域裏的鬥爭,反映了新舊兩種思想的尖銳對立,是很深刻的。馬克思和恩格斯曾經指出:“在階級鬥爭接近決戰的時期,統治階級內部的、整個舊社會內部的瓦解過程,就達到非常強烈、非常尖銳的程度。”②很顯然,賈寶玉這樣的具有新的思想的新的人物的出現,正是地主階級和封建社會內部分化瓦解過程的產物。 賈寶玉和襲人封建家族沒落頹敗的客觀形勢,把賈寶玉推到了這個家庭內外種種矛盾的中心地位,他的活動既受到這些矛盾的影響和制約,又直接間接地牽動著這些矛盾的發展。而林黛玉跟他基於思想壹致的結合,就更加強了他的這種地位和跟周圍環境的沖突。這就是賈寶玉和林黛玉能成為《紅樓夢》的主人公,而寶黛愛情悲劇能夠構成這部反封建的古典名著中心情節的重要原因。 二  《紅樓夢》裏描寫的寶黛愛情,並不是什麽抽象的異性吸引,而是包含著深刻的社會內容。曹雪芹是從地主階級興衰盛敗的歷史命運著眼,來描寫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關系的,他將這個愛情的發生、發展和悲劇結局,同這個貴族之家的衰敗沒落過程緊密地結合在壹起。這是《紅樓夢》愛情描寫的壹個突出特點,為前代所有描寫愛情的小說戲曲所不及。 曹雪芹在賈寶玉、林黛玉叛逆思想的發展中描寫他們的愛情,又在他們叛逆思想和愛情的發展中表現封建家族的衰亡,因此,叛逆思想、愛情、封建家族的衰亡,這三方面,便不可分割地有機地組織於《紅樓夢》的藝術情節之中。《紅樓夢》的愛情描寫完全突破了傳統小說戲曲中那種郎才女貌、壹見鐘情的老套子,其結局也不再是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