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財經新聞 - 袁崇煥的“五年平遼”有可能實現嗎

袁崇煥的“五年平遼”有可能實現嗎

袁崇煥朝廷在平遼五年後向兵部詢問平遼的大致計劃(不完整)

榮譽感是:

1,問詹壽。因為袖手旁觀臨時起意。士氣低落,兵士只能守城,但馬莊如果武器精良,兵士強大,是可以進攻的(對了,袁崇煥後來多次指責工部就是為了這種武器造的,得罪了不少人)。

2.問兵不超過1.60萬,本部12萬,東江2萬,蘇門1.2萬,足以平遼。

3,問運糧,這壹段嚴重缺失,推測是要塞戰。軍隊十個口糧就能打幾百裏。這壹定是壹個儲存谷物的堡壘。

4、問漏(估計是攻略)大意是三方五路先聯系察哈爾,西路安全。策略是讓象王去做,朝鮮不提,東江毛龍文可用,但沒有壹個能用龍文的。以下缺失。毛急需的合作。只有模仿國初馬王的成功案例(從蓋州進攻,旅順金州),才能為自己辯護,根本不是出於個人恩怨(看得出來之前大家都知道有個人恩怨),主要是沒有這個就沒有勝算。

5.最後,問善後問題。如果妳能贏,妳可以留著它。不要談論它。

最後還有壹系列決心的表達,遼東軍隊士氣如何高昂,如何對作戰有把握等等。

從這個總圖來看:元主不是烏龜,是打算在場上決戰。我猜測計劃如下(嚴重缺失,肯定不會有為兵部照字面寫的部分),在三河口娘娘宮附近修築大淩河城,並“先將遼土恢復到通遼(河:猜測沒錯)”,同時毛奇兵收復遼南四衛。這時,後金將攻全師。這時候兩路會並行出來,士兵會突然出現在敵後,以義為出奇制勝。

西路的安全就交給王湘幹安撫察哈爾了。至於朝鮮,作用估計就是派兵過鴨綠江來裝裝樣子。

袁上臺講和,賣米給蒙古,按此計殺毛。如果不是蒙古局勢變化如此迅速,毛被策動下跪等死,後金蠢到無所作為求和,或者來錦州度假,那麽估計袁崇煥計劃在崇禎兩年內完成布局,崇禎三年內開始反攻。若勝,遼陽最快四年可攻下。

但實際上,因為毛和崇禎還在角力兩年,袁崇煥不得不殺了他們。不殺,拖上兩年,五年就意味著沒什麽能平了廖,而袁崇煥就要失去理智了。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毛還想殺了呢。

問題是:

1,外強中幹的袁大帥完全出乎意料。他實際上是在考慮安撫察哈爾西路,這樣他就可以集中在東路上,在處理西路局勢的變化上犯壹個錯誤。

這是他戰略的最大問題,皇太極就是靠這個漏洞輕松取勝的。

2。毛不可用,但也很難用東江軍追殺。他們被要求死當奇兵,進退聽指揮。只有劉興佐這樣的指揮官,才渴望建功立業,願意表明決心(但他不能,孫承宗帶著他沖鋒陷陣,不僅部下懷疑他,他自己也不敢前進,只能轉戰永平關,最後打到蒙古草谷)。東江內部問題的復雜程度完全超出了袁的估計。

這是他策略中的第二大問題。

3.壹把好武器造就壹個強壯的士兵。馬壯有士氣就是好兵,所以能贏壹廂情願。因此,袁也寄希望於奇兵。“把兵當奇兵,不能放棄這個才能贏。”

但是,如果以上兩個前提都不能完成,五年平遼就是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