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李師兄暫時沒能實踐我的兒童財商教育理論,但我對自己未來的兒童教育充滿信心。我覺得我應該是壹個好老師,我做過幾次關於兒童財商教育的線下講座。李哥說理財最大的特點就是簡單好玩,現場效果好,所以我覺得我還是有資格和大家聊這個話題的。
今年8月底,在學校開學前,有消息稱廣州36所中小學將在學校開學後試點財務管理課程。媒體最關心的是,該課程的高中版本涵蓋股票投資,包括如何在證券公司開戶,如何交易股票期貨,甚至使用軟件模擬股票交易。
要知道,當時正巧股市從5000點跌到了3000點。父母自己在股市中失去了房子,讓孩子在學校學習股票交易。這不是開玩笑嗎?這不是引誘未成年人犯罪嗎?所以當時社會反響不是很好。許多人認為這太令人鼓舞了。即使是我們成年人在面對股市的起伏時也很難控制自己,我們經常犯錯誤。那些還沒有完成三觀形成的孩子如何克服內心的貪婪和恐懼?妳不是要讓孩子提前毀了三觀嗎?
我認為在高中時學習壹些股票投資知識是非常合理的。問題的關鍵是誰來教高中生股票交易。
因為我們正規的學校教育體系,從小學到大學,從來沒有系統地教過孩子如何正確理財。即使是那些在大學專門學習經濟學的人也仍然不太了解財務管理。目前市場上的專業理財師,包括李師兄在內,都是在工作之余通過專業培訓慢慢掌握系統理財的知識。那麽現在的中小學老師有多少是真正懂得理財的呢?
那時,當孩子們長大後,他們在股票交易中損失了很多錢。父母問:“誰教妳股票投資的?”孩子眨著小眼睛說:“我的股票知識是體育老師教的。”...所以,妳沒看錯吧?不要說這些理財課程真的是某個數學老師、物理老師或者政治老師教的。他們自己也不太懂理財。妳給他們壹本教科書和壹份教學大綱,讓他們學習財務管理課程。結果,呵呵,妳懂的。
事實上,廣州並不是中國第壹個在中小學試點財商教育的城市。上海幾年前就有這樣壹個試點項目,並編寫了壹整套教材,但用處不大。因為高考考理財?不要參加考試。既然高考不考了,老師就沒有動力認真教孩子們理財知識。
就像高三的時候,很多輔修科目終於讓位於語文數學英語的主課,體育課的地位慘到很容易被占用。財務管理課程也是如此。它原本是壹個試點,所以我嘗試了壹下,最後它消失了...所以李哥敢在這裏打賭,除非高考增加壹門財務管理科目,否則廣州的財務管理課程試點肯定會無功而返。這是應試教育的悲哀,這是中國孩子的無奈。
5至7歲的學齡前階段
因此,教孩子學習理財並依靠學校教育,我認為在未來很長壹段時間內希望不大。最終,我們不得不依靠父母自學。但是我們的父母也是金融專業人士,那麽我們具體應該怎麽做呢?
雖然兒童財商教育在中國壹直方興未艾,但在美國這樣的發達國家,人們早就有了壹套完整的教育理論。從國外的成熟經驗來看,兒童財商教育的最大特點是必須循序漸進地跟隨兒童認知能力的成長,讓他壹點壹點加深對理財的理解。
我個人認為4歲以下的孩子還沒有形成完整連貫的記憶,對外界事物的認知和學習更多的是壹種生物本能,沒有必要在孩子太小的時候特意考慮財商教育。
5到7歲的學齡前兒童已經具有完整的語言能力和辨別能力,因此他們可以開始財商教育。
首先,妳應該有意識地教他關於金錢的知識。知道這是錢,這枚硬幣代表1元,上面畫著壹個老人頭像的紅色紙條代表100元。這張小紙片和妳吃完飯後用來擦嘴的紙巾不壹樣。如果妳不會擦嘴,就扔掉它。裏面全是細菌!那妳就要告訴他,這些錢能做什麽?可以買到好吃的,好玩的。但這錢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是爸爸媽媽通過努力工作賺來的。如果妳想得到錢,妳將來必須靠自己的勞動來掙。
當妳出去購物時,妳也應該教他知道價格標簽,讓他數錢,付賬,找零並知道錢是如何使用的。因為這個時候孩子們還沒有上學,雖然壹些接受過早期教育的孩子已經學會了拼音和算術,但此時妳應該培養他們正確對待金錢和正確管理金錢的意識,而不是具體的理財技能。
我認為在這段時間裏,我們應該重點培養孩子的理財意識。
首先,讓孩子意識到錢不是萬能的。這個世界上有許多珍貴的東西是金錢買不到的。比如妳的生活,比如藍天,比如妳每天呼吸的新鮮空氣,比如時間,比如和平,比如人類的自由,比如妳父母的愛。
很多人反對從小教育孩子理財,因為他們對錢有偏見。他們認為教孩子理財是讓他們從小就落入金錢的眼中,這樣他們長大後就會成為壹個貪婪的勢利小人。
不對!
正是因為我們的父母沒有在孩子懵懂的時候告訴他們最重要的理財概念,父母說什麽他們就記住什麽,這導致孩子們在社會上慢慢自學時越來越容易落入金錢的眼中。誰叫妳爸媽從小不教我呢?那我只能向社會學習了。而我們今天的社會能教給孩子的不就是赤裸裸的拜金主義嗎?
古代私塾讓孩子整天背聖人的話的原因很簡單,因為以孩子當時的認知能力,他不可能完全理解孔孟之道。但這段時間是他壹生中記憶力最好的時期,他可以像妳教他的那樣學習,所以有必要讓他們永遠不要忘記這些聖人在這段黃金時間裏說過的話。
教孩子理財也是如此。必須讓孩子們明白錢能做什麽和不能做什麽。此外,妳的重點不應該是讓孩子知道錢是他們身體以外最重要的東西。相反,妳應該培養孩子的意識,讓他們知道金錢並不那麽重要,讓他們知道即使是普通家庭的孩子,只要他們感到滿意,也可以快樂地生活,不要與他人進行比較。在他上學之前,這樣的想法必須在他的腦海中根深蒂固。因為壹旦他進入學校社會,他很容易受到同學之間的物質比較的影響。
其次,讓孩子養成權衡取舍的能力和習慣。
經濟學的核心是權衡取舍,因為這個世界上的財富是有限的,但我們的欲望和需求是無限的。如何才能讓有限的財富最大程度地滿足整個社會的需求?這是經濟學應該研究的問題。怎樣才能讓有限的財富最大限度地滿足自己的需求?這是財務管理中要解決的問題。
孩子們都喜歡玩具,但現在孩子們的玩具很貴!當孩子們看到對方時,他們彼此相愛。當他們玩累了,他們會先放棄,然後吵著要新玩具...這和很多富家子弟壹直換女朋友是壹樣的。這是人的本性。因此,父母必須遏制孩子的天性。不要總是告訴孩子們這個玩具太貴了,我們買不起。如果妳反復這樣說,孩子們會形成強烈的怨恨。為什麽妳認為我的需求總是不能被滿足?為什麽我總是做出犧牲?沒錢的是我爸媽!如果我有錢,我可以買任何我想要的玩具!然後孩子就會哭鬧、鬧事、上吊,不達目的決不罷休。妳看,這會把孩子引向錯誤的思維方向。
正確的做法是給孩子做選擇題。我們說好了妳每個月有100元的零花錢買玩具,但是妳前兩天才買了這個鋼鐵俠,這個月的零花錢已經用完了,所以我們只能等到下個月再買。或者,這個玩具需要200元,但這個月的零花錢只有100元,所以妳有兩個選擇:要麽買另壹個更便宜的玩具,要麽等到下個月零花錢到賬時壹起買這個玩具兩個月。
如果妳這樣說,孩子就會知道他的經濟來源是有限的。如果他買這個,他就不能買那個,所以他必須做出選擇。如果妳想買昂貴的東西,妳必須等待存錢,妳必須學會克制自己的欲望並推遲消費。
在我們人生的道路上,可以說我們無時無刻不在經歷著取舍,無論是時間的分配、婚姻的選擇、職業的選擇、旅遊目的地的選擇,還是生活中各種投資和消費的選擇。孩子越早明白這壹點,越早開始學會計算得失,在有限的經濟資源中找到最大限度滿足自己的選擇,並為自己的選擇承擔相應的後果,他就會越早成熟。
第三,要培養孩子的交流合作意識。
人類是群居動物,通過人與人之間的合作,可以創造更大的財富。當買玩具的錢用完了,如果孩子想要其他玩具該怎麽辦?妳可以讓他和其他孩子交換玩具。讓他知道如果妳願意放棄,妳就會得到它,得到和失去,妳會失去壹切。妳不能把所有事情都緊緊抓在自己手裏,但該放手的時候要學會放手,這樣妳才能騰出手來抓住對妳更重要的東西。
同時,妳也應該鼓勵孩子和其他孩子壹起做遊戲,壹起玩耍,壹起完成壹些任務,要知道他們自己的力量是有限的,每個人都可以通過合作獲得更大的力量。這種資源交換和優化資源配置的意識幫助了他壹生。
最後,我們應該培養孩子的奉獻精神。
當然,讓孩子有奉獻精神是沒有用的。首先,妳的父母有自己的奉獻精神。妳要對慈善事業充滿熱情,願意幫助需要幫助的人,這樣妳才能在孩子幼小的心靈中種下慷慨和慈善的種子,讓他知道幫助別人也是自己的壹大樂趣。特別是可以以孩子的名義捐贈壹些慈善項目,讓孩子感到無比光榮。
總之,學齡前兒童財商教育的核心是讓他們形成正確的金錢觀,記住壹些最重要的理財觀念。
8-12歲小學階段
到小學8-12歲時,因為我已經會寫字和數數了,我將從簡單的概念教育上升到實用的財務管理。
首先,我們必須讓他養成記賬的好習慣。
當然,如果他想記賬,前提是他有權獨立支配自己的零花錢。上學之前,他只有知情權和選擇權,最終的實際控制權還是在父母身上。放學後,妳還應該提前估算壹下妳給他的零花錢,並計算他將在交通、零食、玩具、文具、課外讀物等方面花費的總額。在這個基礎上,妳可以增加20%,這是孩子每個月可以自由支配的零花錢。
壹個月給壹次零花錢是最合適的。壹下子給太多錢,孩子花錢停不下來;如果給的太少,就很難培養孩子控制自己消費節奏的能力。
當然,壹開始孩子獲得了壹筆錢的控制權,很容易亂花錢。結果,他們在幾天內就花光了所有的零花錢。再問他錢都花到哪裏去了?其實他也不能說實話,因為孩子能買的都是壹些零食玩具,都是小開銷,花完錢就沒了。所以妳應該督促他每天記賬。
記賬不僅可以幫助他練習寫字,還可以幫助他練習數數。這也可以讓他知道他所有的錢都去了哪裏。他會自己意識到,唉,我今天花了太多錢,所以我必須在接下來的幾天裏少花錢,否則到月底我就沒錢了...唉,我今天不該買這個,但應該攢錢明天買那個...所以他會逐漸學會提前做預算,計劃下個月的消費。這種統籌規劃的能力也是理財的基本功。
記住,不要害怕孩子在理財的道路上犯錯。孩子必須在不斷的錯誤中成長。妳要把壹部分金錢控制權轉移給他,讓他負責,讓他體會正確消費決定帶來的快樂和錯誤消費決定帶來的遺憾,讓他在理財能力上得到成長。畢竟,在他10歲的時候在幾十塊錢的問題上犯錯,比在他20多歲的時候在幾千萬塊錢的問題上犯錯要好得多。
第二,讓孩子養成儲蓄的好習慣。
為什麽我建議妳多給孩子20%的零花錢預算,也就是讓他學會克制欲望,堅持儲蓄?當然,這需要父母的引導,尤其是引導他為了買壹件昂貴的東西而制定壹個儲蓄計劃。例如,買壹臺新電腦,或者買壹部新手機,或者買壹輛新自行車等等。
最簡單的方法之壹是給孩子買壹個存錢罐,讓他把每個月剩下的零花錢存起來。當妳攢夠了買新手機的錢,把存錢罐裏的錢都拿出來。註意,壹定要買壹個透明的存錢罐,這樣孩子就可以看到錢每天都在增加。壹方面,這會讓他覺得自己離實現夢想越來越近。另壹方面,這也是壹種誘惑。當他每天看到這些錢時,他都有拿出來買其他東西的沖動,並放棄了這個儲蓄計劃。無論他是半途而廢還是最終堅持下來,這都是非常寶貴的理財經驗。
更聰明的方法是引導孩子逆向儲蓄。例如,如果壹個孩子想用500元買壹輛自行車,而他每月的零花錢是300元,那麽當他從300元獲得每月零花錢時,讓他在存錢罐中存65,438+000元,然後用200元花剩下的錢,這樣他就可以在五個月內攢夠買車的錢。
如果他認為存錢太慢,他會每個月拿出150元,先存入存錢罐,這樣他可以在兩個半月內購買壹輛汽車。這個道理和我們成年人每個月領工資後都會扣除壹筆錢定投基金是壹樣的。我們不會先處理好這個月的開銷,然後在最後存起來,而是先把要存的錢拿出來,這樣多余的錢就可以花了。這才是正確的理財思維。
第三,我們還必須培養孩子在生活中明智消費和貨比三家的能力。
例如,如果妳想買零食,大超市的價格比便利店的價格便宜,而且不同的超市經常做不同的促銷活動。妳應該學會在促銷的時候買零食。再舉個例子,如果妳想要壹個玩具或壹本書,妳可以先去實體店試用壹下,看看妳是否真的喜歡它並真的想買它,然後再去網上看看它是否更便宜。例如,當妳出去吃飯或旅行時,妳可以教孩子下載折扣券或購買團購券,或者搶到壹些特價產品進行促銷秒殺等等。
總之,正確的消費觀是不要讓孩子拼命攢錢。當然,適當的節儉意識仍然非常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學會用相對較少的錢獲得最多、最好的商品和服務。這叫聰明消費。為了讓孩子學會合理消費,父母首先要學會合理消費,這樣孩子才會有樣學樣。
第四,孩子大壹點,需要用錢的地方多壹點。如果孩子們認為妳給的零花錢太少而不能使用,他們該怎麽辦?第壹種方法就是我上壹集說的,教他延遲消費,等到下個月零花錢發了再消費。
第二種方法是教他提前透支。爸爸可以借錢給妳買它,但妳必須支付利息。例如,妳每月的零花錢是300元,但因為我預支了妳下個月的零花錢,所以我將從30元中扣除利息,只給妳270元。如果妳想要這270元,下個月妳的零花錢就沒了。如果妳不想要,下個月我照常給妳300元。這時,孩子就會忘記這件事。為了提前壹個月買這個寶貝,妳願意損失30元零花錢嗎?
如今,許多父母都討厭這樣壹個事實:他們還在上大學或已經工作的孩子無法支付信用卡透支三天。就是因為這些孩子從小沒有接受過正確的超前消費教育!我們不鼓勵孩子提前消費,但父母應該給孩子提前消費的權利,讓他們知道延遲消費的好處和提前消費的壞處。當他還是個孩子的時候,他就意識到了提前消費的缺點。當他長大後,當他遇到魔鬼的工具信用卡時,他能夠抑制自己的消費沖動,信用卡可以在沒有錢的情況下刷卡。
第三個更好的方法是培養孩子通過勞動賺錢的意識。但是孩子還小,不可能在外面打工掙錢。他們只能在家做家務掙錢。在教育界,孩子做家務是否應該得到報酬壹直存在爭議。有人說讓孩子知道他們可以通過自己的勞動獲得物質回報是件好事,但也有人說這樣不好,因為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家務勞動不會產生財富,這些財富不計入GDP,如果孩子應該由母親為家務勞動支付報酬,那麽母親是否也應該為孩子的家務勞動支付報酬?
我覺得沒必要讓孩子在還小的時候上網,洗襪子,掃地,刷盤子,做壹些他能做的家務,但他通常太臟太累了,不能做,然後從父母那裏賺10 20元。他花這個錢的時候會特別心疼。畢竟這不是他父母絕對給不了妳的零花錢,而是妳的血汗錢。
此外,在小學階段,還可以帶孩子玩壹些可以提高財商的遊戲。比如大富翁遊戲和更復雜的現金流遊戲。讓孩子通過娛樂學習理財知識肯定比單純灌輸知識要好得多。
13-18歲中學階段
到13-18的中學時代,對孩子的財商教育將更進壹步。沒錯。妳必須開始教他投資。
首先,妳應該把他介紹給銀行,銀行是我們學習投資和理財的大門。妳應該教妳的孩子如何在銀行開戶,如何在自動取款機上取款和存錢,如何轉賬和匯款,如何計算活期儲蓄和定期儲蓄的利率,以及如何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當妳的孩子上高中,花更多的錢時,妳可以給他壹張補充信用卡,讓他有更大的權限透支。當然,如果他的孩子透支了,妳應該及時批評他並凍結他的賬戶。
那妳得教他基金的事。包括為什麽貨幣基金的收益高於銀行存款的利率?為什麽債券基金是家庭金融資產的中流砥柱?為什麽基金定投能比單純的銀行儲蓄獲得更高的長期回報?包括妳每年新年得到的壓歲錢,妳也應該鼓勵妳的孩子通過基金定投來增加這筆錢的價值。雖然妳也應該教他股票投資的基本知識,但妳應該鼓勵他通過固定基金投資間接投資股市,以相對較小的風險獲得股市投資回報,而不是讓他整天想著看各種股票交易書籍,試圖通過預測股市的漲跌來賺錢。
當然,也有關於保險、黃金、房子和其他投資類別的知識,包括P2P。妳也應該壹點壹點地告訴他,最後使他形成強烈的風險意識和資產配置意識。
此外,在孩子上高中後,妳還可以鼓勵他們在寒暑假期間在外打工掙錢。這個時候孩子的身體已經基本發育好了,妳讓他做家務賺錢是不合適的。然而,對於高中生來說,在中國出去工作可能只是壹個美好的想法。因為我們的高中生,他們在寒暑假沒有被強迫去學校或家教補課,這是值得感激的。
妳有沒有發現,對孩子的財商教育是壹個系統的過程,重在方法先於技巧,循序漸進。當孩子很小的時候,他們往往最聽父母的話。這時,他們應該告訴孩子最重要和最根本的正確的金錢和理財觀念。這就是所謂的道,而不是催著他們整天琢磨如何通過炒股賺錢。這屬於技術。就像我們學習數學時,必須先學習加減乘除,然後再學習開方運算。上小學後,我們不僅要灌輸正確的方法,還要教給他有用的技能。上了中學後,我們應該教給他越來越多的可以用於實戰的財務管理知識和技能。
以後學那些理財技巧沒關系,但影響妳壹生的方式壹定要在孩子的三觀形成之前就深深印在他的心裏。因為孩子年齡越大,受學校和媒體尤其是網絡信息的影響就越大,家庭教育的影響力就會越來越弱。當孩子上大學時,妳通常不會再教他們這些理財原則。因為到那時,妳的孩子可能比妳更了解很多新知識,他在很多地方都可以成為妳的老師。妳怎麽能教他?
最後的忠告。
在十幾年的財商教育過程中,有兩點是家長必須特別註意的。
首先,我們必須在兒童面前形成統壹戰線。讓孩子從小樹立規則意識,他們就會說到做到。如果他們錯了,他們應該受到懲罰。如果他們這個月沒錢了,接下來就買不了東西了。爸爸不能當好警察,媽媽可以當壞警察,或者爸爸剛剛教育他的孩子這個玩具下個月才能買。孩子去爺爺那裏,壹軟就給孩子買。孩子很聰明。他知道如何讀取人們的想法,見風使舵。他會本能地朝著自己利益最大化的方向發展。如果家庭中的成年人不能齊心協力,在孩子面前鐵板壹塊,那麽對孩子的財商教育就很難成功。
第二,俗話說,言傳身教不如身教。孩子是我們最親密的家人,每天都和我們生活在壹起。妳的壹舉壹動他都看在眼裏,記在心裏。妳要求他對別人有禮貌,但妳自己卻沒有禮貌。孩子如何做到有禮貌?妳告訴他要節儉。妳花錢大手大腳,孩子怎麽可能節儉?妳每天都告訴妳的孩子,父母養妳有多辛苦。妳長大後壹定要孝順父母,但妳很少在周末抽空去看望父母。妳的孩子長大後能對妳有多孝順?無論是教孩子理財還是其他,這都是真理。
最後,我想說幾句關於婦女教育規劃的話。
兒童教育規劃是財務規劃中非常重要的壹部分,也是李師兄提到的七龍珠之壹。然而,當許多父母談論孩子的教育規劃時,他們想到的是錢,即為孩子將來上大學或出國留學籌集資金。
李哥壹直認為,如果妳的家庭經濟條件不是很好,妳有點捉襟見肘,妳不需要優先考慮孩子未來大學教育的教育資金。最重要和緊迫的是妳父母的養老基金,尤其是醫療費用,因為他們可能很快就會去世,當他們去世時,妳將沒有機會孝敬他們。另壹件重要而緊迫的事情是妳的住房基金。據說如果妳想結婚,妳必須有壹個自己的小窩。接下來,妳應該考慮自己未來的養老基金,這很重要,但不緊迫。最後,我們應該考慮同樣重要但並不緊迫的兒童教育基金。
在經濟條件不好的情況下,孩子的教育基金應該是最後考慮的。而如果妳的家庭條件不錯,其實也沒必要為孩子的教育準備專項基金。舉個例子,如果妳有兩三套房子,當妳的孩子上大學時,如果家裏的錢不夠,就賣掉壹套房子。
真正需要提前規劃孩子教育基金的,是那些少於上層階級、多於下層階級的家庭。這類家庭有必要考慮設立子女教育基金專用賬戶,通過基金定投或購買教育保險的方式進行長期投資,避免未來家庭出現財務危機,導致子女因沒錢而無法完成學業。那麽妳的父母肯定會感到非常內疚。
但錢的問題只是壹個方面,孩子的教育規劃更重要的是談人。教育的最終目的不是讓孩子得到壹個金色的文聘,而是塑造他們健全的人格,把妳的孩子培養成壹個有知識、有文化、有道德、有理想的人。教孩子如何理財的道理,其實就是教孩子長大後如何做人的道理。
當壹些荔枝私下告訴我他的財務目標時,我認為這很有趣,因為他非常重要的財務目標之壹是幫助他的兒子準備將來結婚和買房的錢。我說妳兒子現在才5歲,將來娶媳婦買房不關妳的事。到時候妳買得起自己的房子,但妳買不起。爸爸,如果有余力的話,會幫妳籌些首付。爸爸保護不了自己。不好意思,就租房結婚吧。這不是很自然嗎?
如果孩子結婚買房是妳的責任,妳需要提前幫兒子準備未來的養老金嗎?妳兒子長大後會做什麽?他還需要什麽?他還有動力好好學習努力工作嗎?妳認為妳的孩子為他們的未來如此努力地思考真的好嗎?
妳認為花這麽多錢給孩子補課,從小學開始學習,讓他們吃得好,穿得好,玩得開心,最後花幾十萬甚至幾百萬去國外三流大學拿文憑,妳是愛他還是害他?妳認為如果妳在妳的孩子身上花了這麽多錢,妳最終會把他們培養成壹個有前途的人才還是壹個毫無價值的啃老族?
今天的中國社會太浮躁了,每個人都想賺快錢。中國現在的教育也很浮躁。只要孩子死記硬背,考試得高分,老師就不會培養孩子的創新思維和質疑精神。最後,當他們步入社會時,許多年輕人壹心想走後門走捷徑,他們根本吃不起苦。而且他們肚子裏只有書本知識,沒有生存技能,卻好高騖遠。妳認為這樣壹個年輕人能取得多大的事業成就?
我們沒有辦法對抗這個社會和這個制度,所以我們能做的就是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陪伴孩子,去教育他們,尤其是樹立榜樣,讓他們知道什麽是對的,什麽是錯的,什麽是重要的,什麽是不重要的。
當我在第壹季中介紹錢鈞先生時,我說過我們生活中有壹些最重要的東西是妳花再多錢也買不到的。妳的孩子的教育問題不能完全靠錢來解決,但妳需要花足夠的耐心和精力來培養他。無論是培養他的理財意識,還是把他培養成壹個人格健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