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上午9∶00,華僑城杯第34屆武漢國際楚才作文競賽正式開賽,武漢地區7萬余名中小學生、大學生、特殊學生、病患青少年在全市70余個賽場展開角逐。 本屆競賽除武漢地區外,臺灣地區參賽規模穩定在30000人,香港、澳門賽場***有超過40所學校、12000余人參賽。同時,武漢地區部分高校繼續積極參與“楚才”,武大、華科大、華師、湖大的300余名在漢留學生也***同參與到競賽中,武漢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華中師範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湖北大學、江漢大學等6所高校近5000余名大學生也加入到大學組的競賽中。此外,新加坡、英國等海外賽場也將於4月中旬陸續開賽,參賽規模超過2000人。 本屆競賽參賽選手***分11個組別,從三年級至高三,每個年級分壹組,此外還設有大學組,每個組別設計2-4個賽題,其中從五年級開始到高中三年級還專門設計了科普科幻類賽題。組委會工作人員介紹,今年的賽題,進壹步體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引導學生觀察生活、觀察身邊事、關註新聞熱點、關註時代變化,盡量堵塞直接套寫、仿寫的空間。命題形式以材料作文、辨析寫作、小說型創作為主。 據悉,楚才作文競賽閱卷工作25日開始,成績將於5月上旬揭曉。
鏈接:
臺灣5000學子同步開賽 3月24日,來自臺北、桃園、新竹、臺南等縣市逾5000名學子與武漢同步開賽。其中新北市新民小學、宜蘭中道中學、桃園六和中學、新竹義民中學等校,參賽人數均超過五百人,其中六和中學全校響應,參賽人數多達壹千四百人。 初二組題目《我的年度漢字》,請學生挑壹字形容自己的2017年。六和中學202班林郁庭寫“樂”字,舉了露營跟領養敘利亞難童等讓自己快樂的例子。她認為題目好發揮,生活中有太多快樂的事,寫完稿紙還覺得不過癮。 六和中學校長林繼生說,隨著學生生活經驗拓展、科技影像進步、跨界文化融合,科技影像讓人得以間接體驗各行各業,生活中不時遇見其他文化背景的人,種種經驗可化為豐富的寫作養分,但他提醒同學必須懂得靜心觀察,免得經歷再多都只是浮光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