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口因素。在影響糧食安全的各種因素中,人口因素應當是最為直接和最為重要的因素,這種影響並不只表現在人口數量的增加而導致對糧食供給的壓力,還表現在生產要素、結構變動等多個方面:
(1)糧食需求的膨脹;
(2)土地等生產要素的惡化;
(3)糧食分配與消費的嚴重不均;
(4)消費結構升級加劇了糧食供給壓力。
2、氣候生態。糧食生產與氣候生態保持著高度的因果聯系,特別是在目前生態環境遭遇壹定程度的傷害、極端天氣反復發作的條件下,氣候變異已經成為直接影響糧食安全的關鍵因素;
3、偶然性因素。除了人口、氣候等常態因素直接作用於糧食生產外,偶然性因素也會對糧食安全形成沖擊。特別是全球金融危機的爆發和蔓延,其對世界糧食生產的投入、市場交易乃至未來走向都已經產生了明顯的負面影響,而且這種影響有可能具有長期性和深入性;
4、金融因素。無論是在農業問題還是在非農業問題上,世界上許多國家尤其是發達國家存在著非常明顯的自我保護主義傾向,而且這種保護隨著金融危機的爆發甚囂塵上,糧食問題也就在這些以鄰為壑與“零和”博弈的生態中被罩上極度不安的陰影。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和國反食品浪費法》第三條
國家厲行節約,反對浪費。
國家堅持多措並舉、精準施策、科學管理、社會***治的原則,采取技術上可行、經濟上合理的措施防止和減少食品浪費。
國家倡導文明、健康、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消費方式,提倡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