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長遠觀點:至少看看10年後的自己(20年更好),這是夢想,這是想象;人的發展第壹個不同就是想象力不同,職業規劃的“九觀”。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是人類最重要的能力。潛能開發有壹個公式:想象*現實=現實。肯德基上校,如果沒有想象力,可能還會在路邊擺攤賣雞腿;沒有想象力,人類就不能飛向月球。現實地想象壹下,就是妳要非常相信,讓那個畫面進入妳的潛意識,有時候在墻上掛壹個妳未來的形象,每天看。這叫做夢板管理,也讓這些信息進入妳的潛意識。最後,想象自己真的變成了十年後的那個人,那個人有什麽信仰,怎麽說話,有什麽習慣等等,要求自己“用十年後的自己去面對現在的人和事。”
2.資本的概念:不是工資最大化,而是自己的資本最大化。在事業的過程中,每個人都要努力提升自己的市場價值,因為那是自己的資本,真正屬於自己的,也是在市場上有競爭力的;工資和獎金也跟公司運氣和個人運氣有關。公司運氣好賺了大錢,就會努力付出,有的人拿壹點工資就跑了,真的是目光短淺。職業生涯由三部分或這三部分的組合構成:學習期(資本的積累,包括能力、人際關系、聲譽)約7年,職業生涯期(定義明確的職業,約10-20年)和自由期(做自己想做的事,約10-20年)。學習期的關鍵是了解自己。金錢永遠是資本的附屬品。不是妳追求什麽,而是妳為社會創造財富後,上帝給妳什麽。這種回報往往需要時間,所以妳最需要的是耐心。
3.自省:要反省自己,準確認識自己。“認識妳自己”這四個拉丁文字至今還留在希臘特爾斐的廢墟上,告訴世人,人最缺乏的是自省。沒有明確的自我認知,就沒有定位,就沒有放棄,就會千軍萬馬過獨木橋。領導藝術大師柯維把自我意識列為人類七大才能之首,似乎很有意義。然後如何自省——a)每天自省三次,經常反省,就像寫美國獨立宣言的富蘭克林壹樣;b)如NLP所說,抽離,成為第三方從空中觀察自己;c)使用Johari window工具,以自己心中的自我來反映他人心中的自我;d)工具分析——比如蓋洛普的“現在,找到妳的優勢”優勢話題測試,或者圓盤人格測試,或者9型人格或者MBTI測試,或者TA分析的人生劇本分析,或者薩提亞的模式繼承分析等
4.匹配的概念:壹個人要做的事情是以自己的夢想和價值觀為導向,符合自己的興趣、能力和性格,也是未來社會發展的趨勢。這樣,妳才會快樂,才會成功,才會掙錢。就業請參考《職業規劃九觀》。匹配會減少自我系統中的能量損耗,它會讓妳把自己的潛力發揮到極致,它會調動妳所有的能量。分析妳的六個圈子,找到妳的交集。如果沒有交集或者交集不夠,那就試著慢慢擴大自己的交集。
5、專註概念:找到交集後,壹定要專註,不能總想著抓兩只兔子。普通的光聚焦後可以變成強大的激光,人的能量也可以。壹個學生曾經說過:我要做職業經理人,20年後自己創業當老板。我說:放棄壹個。波特的戰略觀同樣適用於他的職業生涯,那就是定位和放棄。像達芬奇這樣多才多藝的人,百年壹遇。在擁有多個愛好或目標之前,問問自己是否有天才的頭腦。有人曾說我多才多藝,興趣廣泛。其實我現在知道了,那叫能量耗散。還好五年前我放棄了大部分興趣。
6、池塘觀:妳不是壹個孤立的人,妳要依靠平臺。選對池塘釣大魚告訴我們要選對大池塘,選對有潛力的池塘。行業有潛力嗎?企業有潛力嗎?妳追隨的人有潛力嗎?就像選股票壹樣,妳要分析趨勢,有沒有可能成為潛在成長股。每個人至少要學會看五年十年後的趨勢。在壹個小池塘裏,在壹個沒有潛力的池塘裏,即使妳是壹條大鯨魚,最終也會窒息而死。曾經有人問:那個小公司是小池塘嗎?著名的大公司是大池塘嗎?如果借用華為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到,華為在創業的前五年可能充其量是壹個小池塘,但卻是壹個潛力巨大的池塘。
7、現在的觀點:眼光要長遠,胸懷要寬廣,意誌要堅定,步伐要穩健。規劃未來,做好後推,立足當下,活好當下。有些人天天抱怨,只是在消耗自己的精力。能做些什麽?壹個人應該把精力集中在他想要的東西上,而不是他害怕的東西上。寫出20年的願景,10妳實現了什麽,5年妳實現了什麽,3年妳實現了什麽,今年妳想實現什麽...我今天想做的事。如果我們現在的心態和行為與我們未來的夢想和願景背道而馳,我們又怎麽能指望在未來有所收獲呢?要做壹個成功的人,首先是心理上要做壹個成功的人。古人雲:不掃壹屋,何以掃天下?對於壹個事業來說,那就是:壹步走不好怎麽走天下?
8.調整理念:計劃壹旦定了,還能改嗎?我們並不完美,也不是聖人。不犯錯誤是不可能與時俱進的,這才是英雄本色。但三天兩頭改,只能讓計劃成為壹紙空文。基本原則是:盡量長期不變,中期小改,短期大改,每天不斷調整。因為認識自己是需要時間的,而環境是不斷變化的,所以規劃也是動態的,不斷調整的。小修至少壹年壹次,大修每三年壹次。
9.平衡觀:人生有多重角色,包括事業和家庭,金錢和靈魂,工作和健康。當然,容易忘記的角色是自己,平衡的生活。正如高效人士的七個習慣壹樣,生活的重心是平衡的。這似乎和分眾有些矛盾,其實不然。聚焦觀指的是事業,主管壹個領域,平衡觀指的是生活,主管全局。另外,專註是指堅持,堅持是短期的,平衡是指自然,自然是長期的。(即短期堅持,長期平衡)。正如柯維所說,我們不能違反自然農場法——我們可以在春天收獲,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但欲速則不達。就像人生規劃說的,人生規劃是壹個把事先設定的有價值的目標逐步變成現實的過程。這個過程因平衡而加強,因信仰而有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