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財經新聞 - 《羅曼蒂克消亡史》:沒有羅曼蒂克,只有規則

《羅曼蒂克消亡史》:沒有羅曼蒂克,只有規則

01

小張是個死窮鬼,想著娶面包店老板的女兒當老婆,改變自己下賤的命運。老板考驗他:“妳想找壹個什麽樣的女人當老婆?”小張心裏想當然是有家底又漂亮的女人嘛,就是妳女兒嘛!但是話又不能這麽說,說了真話豈不是讓老板知道自己的小算盤了?“有沒有錢,長得醜俊都無所謂,能踏踏實實過日子就好了!”小張以為自己的回答很聰明,哪想到老板是老江湖了,壹眼就看出小張這人不實誠,就把壹個女傭許配給了他,就這樣,小張真的娶了壹個又窮又醜的女人當老婆。

“要說真話,不要說假話,否則壹語成讖,是要觸黴頭的。”

電影壹開始借渡部之口講出這句話,就奠定了整部電影的基調: 做人做事要講規則,少玩套路。

影片裏群星薈萃,主角其實就兩個人,葛優飾演的陸先生和淺野忠信飾演的渡部——陸先生的妹夫。

02

先說陸先生這個人:他是黑幫大佬,體面周全、無懈可擊、老謀深算、滴水不漏。他壹直充當著上海灘衛道者的角色,維持黑白兩道安穩無事,雖屬黑幫卻盜亦有道。

什麽是盜亦有道?只劫富、不欺貧,只盜財、不傷命,救命之財不能搶,賣身之錢不能盜。這是古代的盜亦有道,說白了就是凡事兒都有底線,做事可以,但不要做的太過。

日本人想跟陸先生合作開銀行,出來混的都是求個財,但是賣國求財有違道義,不合規則,所以他壹口回絕。日本人派殺手刺殺他,誤將他的心腹管家打死,他以身犯險報了仇。報仇這事無關於愛國、無關於戰爭,只是因為日本人做的太過了,觸犯了他的底線,他就必須做。

縱觀陸先生的行事標準,不外乎三個字: 講規則 。

交際花小六提出要跟他私奔,就兩個人,過逍遙快活的日子。他說:“我要照顧的人太多,走不了,沒那個命。”此為權衡利弊,明理。

影視明星吳小姐家中有難,求助於他,他說:“這事我已經安排好了,請吳小姐千萬放心!”此為仗義相助,道義。

他又對吳小姐說:“吳小姐演的電影,我非常喜歡,而且全都看過。”此為真情表達,敘情。

哪個英雄不愛美人?連傳說中的戴笠都忙裏偷閑談個戀愛,趁吳小姐落難送個大鉆戒,抱得美人歸。

陸先生也是英雄,也愛美人。但他對吳小姐卻客氣有加:妳的事情我肯定幫,我還要告訴妳我很喜歡妳,但我絕對不逼妳,因為乘人之危有違道義,不是我的規則,所以我不做。

就像電影開頭陸先生說的話:“工人要求漲工資提待遇,鬧個罷工可以理解,我可以出面解決這件事情,但是有人在這中間搞鬼,那我就不能忍了!”這是陸先生的霸王之氣,是那個黃金時代特有的俠骨情懷。

凡事差不多就行了,別做的太出格,誰出格我就要滅了誰。

03

說完了陸先生,再來說渡部這個人。他在上海灘生活了十幾年,還娶了陸先生的妹妹做老婆,上海話講的比誰都溜,麻將玩的比誰都好,他不說自己是日本人,絕對沒人能看得出來。

渡部也從來不說自己是日本人,他壹直表現地對陸先生言聽計從,行事低調,騙過了陸先生,騙過了自己的妻子,騙過了所有人,可以說是壹個好演員。

但演員只能騙別人,永遠無法騙自己。

回到自己開的日料館,他會沐浴更衣給自己做壹份精致的日料,就像在進行壹個神聖的儀式壹樣;他軟禁了小六,逼她吃日料、穿和服,然後每晚肆意地蹂躪她,以此來找回他日漸陌生的民族感。這些都表明了他的骨子裏,其實還是壹個日本人,貪婪、殘暴。

跟陸先生不同,渡部做事毫不講原則。他策劃自己的假死,但行事之前殺死與自己***枕十幾年的結發妻子, 絲毫不念夫妻之情;受陸先生囑托,送王老板的女人北上,卻在路上強暴了她。多行不義必自斃,渡部做的壹切都預示著他必然不會有壹個好的結局。

渡部在野外強暴小六時,異常的簡單粗暴,那是壹個外邦人蟄伏在叱咤風雲的江湖大佬身邊,謹小慎微、馴良忠懇,壓抑內心十幾年反彈出來的欲與惡。是小六的美貌激發了他體內的欲與惡,激發的毫無保留,激發的極具爆發力。

影片塑造的渡部比其他人物更加真實:他壞他惡,他殺死了結發妻子,但他關鍵時刻又顧及兩個兒子的安危,放走了陸先生;他要扼死小六,卻又顧及與她的魚水之情而沒有殺她。 好不甘心,壞不忍心,壹個人的內心矛盾在他身上表現的淋漓盡致。

作為推動劇情發展的隱藏反派,他的行事方法與陸先生的“講規則”格格不入。

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就是渡部。

04

《羅曼蒂克消亡史》采用了亂敘的拍攝手法,所有的矛盾也在最後的高潮部分交待:

日本兵敗,渡部此時已經流落海外的集中營,陸先生找了他8年,費盡方法也要找到他,不為別的,就因為他觸犯了規則,做的太過了,所以他必須死。

渡部不講規則,而且不怕死,陸先生就不讓他死,他要讓他痛。

所謂“殺人誅心”,殺人是其次,誅心才重要。 陸先生當著渡部的面,打死了他思念了8年之久的親生兒子、自己養育多年的親外甥,渡部敗了。

“講規則,我不殺妳,我只讓妳痛;講規則,小六要不要殺妳,那是小六的事,我不插手。”我想,這應該是陸先生的心理獨白。

05

?

分析完了電影的主角,再說說電影本身。影片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有兩個方面:

壹是表達方法。首先是臺詞,不多,卻句句是精華,細細品味每壹句對白都有它的內涵,沒有壹句廢話。其次是演員,電影要表達的內容,壹半靠臺詞,壹半靠主演的老戲骨們,壹個眼神、壹個動作都是語言,入木三分卻又剛剛好,稍過壹點味道就變了。

二是描寫方式。片名叫《羅曼蒂克消亡史》,通片劇情卻跟羅曼蒂克沒有壹丁點關系,就好像古龍寫陸小鳳,通篇不寫陸小鳳有多厲害,只寫西門吹雪的劍法無雙,最後說壹句“只有陸小鳳接住過他的劍”。所謂的“羅曼蒂克”其實就是那個時代的風骨,它的載體就是陸先生、大老板、管家王媽、被冷落卻依舊忠心的姨太,但這種風骨隨著那個時代的逝去也隨之消亡了,風來風往,唯剩寂靜荒涼。

很多朋友說《羅曼蒂克消亡史》演的是“暴力美學”,其實我並不真的懂什麽是“暴力美學”。在我看來,“暴力美學”只是壹種表現手法,來表現導演想表達的思想。過於註重解析表現手法,而忽略電影思想本身,是很多影評作品的通病。

06

導演程耳想表達什麽?我想他壹定是個很懷舊的人,向往 那個黃金時代的人,有原則、講規則,那時候的人行事,考量的東西除了利益,還有道義。

可現在的人做事完全不講規則,就像李宗盛《凡人歌》裏唱的:道義放兩旁,利字擺中間。

世人都磨牙吮血,殺人如麻。我們為了生計,也只能“朝避猛虎,夕避長蛇。”

看完電影,覺得電影不錯,看懂的看不懂的,起碼感覺逼格提升了。可是大家有沒有捫心自問壹下,妳講規則麽?

妳,講規則麽?

坑蒙拐騙、暗箭傷人,說起來讓人膽戰心驚,可我們真的沒有做過麽?有沒有欺騙過別人?有沒有中傷過別人?有沒有為了自己的青雲直上而踩踏別人?當別人最需要幫助的時候,有沒有真誠地伸出援手,還是虛偽地說壹句“對不起,我無能為力”?

佛家常說:“種什麽因,得什麽果。”我們做下的種種,最後都將回到自己身上,這叫“現世報”。即使沒回到自己身上,也會回到下壹輩身上,這叫“來世報”。

江湖大佬,賤民螻蟻,誰也逃不脫這個規則。

07

這部電影好看,從配樂到構圖都極為經典,不過“人”作為這部電影最為重要的表達載體,更是極具沖擊力。群雄紛起、螻蟻遍地,殺人不過頭點地的時代,每個人物都有質感、有性格,我們從每個角色身上都可以挖出壹個引人遐想的點,不過讓我體會最深的,卻還是陸先生和渡部的角力。

“ 其實人跟樹壹樣,越是向往高處的陽光,它的根就越要伸向黑暗的地底。” 尼采的這句話,形容陸先生再適合不過。

片尾他回到香港,過香港海關時沖著鏡頭脫帽,象征著電影的謝幕,象征著那個時代的謝幕,而他優雅地配合海關警察例行檢查,也象征著他以及他那個時代的人對規則的尊崇。

凡事差不多就行了,別做的太出格,誰出格我就要滅了誰。

因為這世道本就沒有羅曼蒂克,有的只是規則。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