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財經新聞 - 如何發揮河南宗教旅遊資源優勢

如何發揮河南宗教旅遊資源優勢

河南省位於中國中東部, 黃河中下遊, 因處於九州之中, 故有“中原”、“中州” 之稱。省會鄭州市, 是中國陸路交通樞紐。河南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發祥地之壹。歷史上曾有20多個王朝在此建都, 境內著名的古都洛陽、開封和安陽, 均為中國七大古都之列。長期以來, 河南始終在全國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占據制重要地位。繁榮的經濟、燦爛的文化給河南留下了豐富的文化史跡, 為發展歷史文化旅遊、宗教旅遊等提供了豐富的資源, 如龍門石窟、白馬寺、少林寺、中嶽嵩山、宋陵等。

給妳篇範文 妳可以借鑒壹下~~~^ ^

對開發晉北宗教文化旅遊帶的思考

摘要:晉北是指山西省的北部,地處雁同盆地、忻定盆地及周圍山區。北以萬裏長城與內蒙古自治區為界,南與晉中旅遊區接壤,西隔黃河與陜西省相望,東與河北省相毗鄰。晉北宗教文化旅遊帶是指以大同為中心,以五臺山、恒山、雲崗石窟為龍頭的旅遊帶。晉北宗教文化旅遊資源的開發對促進山西省旅遊業的快速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晉北是指山西省的北部,地處雁同盆地、忻定盆地及周圍山區。北以萬裏長城與內蒙古自治區為界,南與晉中旅遊區接壤,西隔黃河與陜西省相望,東與河北省相毗鄰。晉北宗教文化旅遊帶是指以大同為中心,以五臺山、恒山、雲崗石窟為龍頭的旅遊帶。晉北宗教文化

旅遊資源的開發對促進山西省旅遊業的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中國的三大石窟藝術寶庫代表了佛教在中國發展的三個不同的歷史時期,其中雲崗石窟則是佛教與中國少數民族文化相結合的產物,他是佛教在中國傳播與發展的第二個歷史階段。而道教和儒教則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五臺山是著名的佛教勝地,是文殊菩薩的道場,而北嶽恒山則是著名的道教發祥地。

壹、獨具特色的宗教文化旅遊資源

(壹)、中國三大石窟藝術寶庫之壹的雲崗石窟

佛教發源於古印度,創立於公元前6—公元前5世紀,它的創始人是悉達多`喬達摩,即釋迦牟尼。佛教最初傳入中國的時間是東漢末年,而石窟則是非常重要的展示佛教藝術的壹種形式。甘肅的敦煌莫高窟是佛教在中國傳播的第壹站。敦煌(莫高窟)歷史長,歷經朝代多,以雕刻、壁畫文明於世,可稱為中國石窟的歷史長卷,雲岡石窟是壹朝之精華,以完美的石雕藝術文明於世,可稱為中國石窟的佳篇,龍門石窟是繼雲岡石窟之後開鑿的和雲岡石窟是姊妹窟,可稱中國石窟的繼篇。

雲岡石窟開鑿於五世紀中葉,佛教文化藝術貫穿始終,是北魏王朝盛衰的史書。整個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1公裏,現存主要洞窟53個,大小造像51000多個。石窟雕刻的題材內容,基本上是佛像和佛教故事。

(二)四大佛教勝地之文殊道場五臺山

五臺山以佛教勝地而名揚天下,位於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首。同時五臺山被漢藏佛教徒***同確認是文殊菩薩的道場。在大乘佛教裏,文殊菩薩是助佛弘法的首席菩薩,主司智慧。僅從敦煌石窟最大的壁畫“五臺山圖”及“新樣文殊”中即可領略歷史上五臺山文殊信仰之盛和它在佛教徒心目中所占的特殊位置。

(三)道教勝地五嶽之北嶽恒山

恒山,做為道教的活動場所由來已久。恒山在西漢初就建有祠廟,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位於飛石窟內的恒山主廟,始建於北魏,後經唐、金、元各代重修,到明清時已形成壹個規模宏大的古建築群。北嶽恒山,不僅以其奇險雄峻的景觀而雄居天下,也因其香火鼎盛,古剎巍峨而成為眾多善男信女朝拜的勝地。

二、晉北宗教文化旅遊資源的特點

宗教文化作為壹種特殊的旅遊資源,有它的獨有特點,這個特點主要是它的精神性、審美性與神秘性。而晉北宗教文化旅遊資源則更具特色。

(壹)宗教文化旅遊資源豐富多彩,建築景觀眾多

晉北宗教文化旅遊資源真可以稱得上是豐富多彩, 在這裏可以領略到中國宗教文化的博大精深,雲崗石窟是佛教在中國傳播的第二站,它是繼甘肅的敦煌莫高窟之後佛教的又壹次繁榮發展。雲崗石窟的造像是以帝王本人的形象作為佛的原始形象,通過觀察我們不難發現,雲崗石窟的造像大多是面容清瘦、胸部平直、體態平穩,衣紋多用平直刀法,而且折疊比較規則。後來到了唐朝時期的佛教就和北魏有了明顯的差別,洛陽的龍門石窟充分表現了佛教在唐朝時期的繁榮發展。

作為四大佛教名山的五臺山同樣也是欣賞我國佛教造像藝術發展演變的最佳場所,五臺山現有佛寺50余座,集中了唐、宋、遼、金、元、明、清各代以及民國時期的遺存,在四大佛教名山中是寺廟最為集中,香火最為旺盛的。作為五嶽之壹的北嶽恒山,是道教的發祥地。除此之外還有以遼金前的木結構古建築聞名的大同華嚴寺和善化寺、應縣的木塔、代縣的阿育王塔、繁峙縣的吉祥寺和圭峰寺等。

(二)宗教文化旅遊資源知名度高,吸引力巨大

雲崗石窟是中國的三大石窟藝術寶庫,也是世界文明的石雕藝術寶庫之壹。五臺山是我國第壹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以佛教勝地名揚天下,而且在四大佛教名山中香火最旺,對遊客具有超強的吸引力。恒山自古就是道教勝地,1982年就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是我國重要的文物古跡薈萃處和道教發祥地。歷史的積澱再加上後人的開發,都為恒山增輝添彩,大大提高了對遊客的吸引力。

(三)宗教文化旅遊資源品位高,壟斷性極強

晉北宗教文化旅遊資源不僅豐富多采,知名度高吸引力大,而且資源品位很高,壟斷性極強,在全國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所有這些得天獨厚的資源,大大增強的它的壟斷性。為資源的開發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三、晉北宗教文化旅遊帶開發的優勢

(壹)政府對宗教文化的高度重視,為晉北宗教旅遊帶的開發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宗教文化旅遊勝地通達性好,使晉北宗教文化旅遊帶的可進入性強大大增強

(三)靠近北京、天津等客源大市場,為晉北宗教文化旅遊帶提供穩定的客源

三、如何開發和利用晉北宗教文化旅遊資源

(壹)合理選擇、科學發掘晉北宗教旅遊資源的文化內涵

宗教旅遊資源的文化內涵相當豐富、深邃,並表現在物質、行為、精神三個不同層次。對晉北宗教文化旅遊資源的開發,首先是進行“外在建設”的開發。要將壹些宗教建築景觀修復好、建設好,使之呈現出古風古貌的特征,讓人們從外型上感受宗教文化的風貌。其次是註重對晉北宗教旅遊資源文化內涵的選擇與發掘。

(二)統籌規劃、實現晉北宗教文化旅遊資源的可持續開發利用

首先,要把晉北宗教旅遊帶作為壹個整體看待,從宏觀上統籌安排開發的項目。其次,對每個宗教旅遊景點開發的同時,要考慮與周邊其它景點的組合。根據可持續發展的思想,晉北宗教文化旅遊資源的開發,必須註意在滿足當代人對資源環境享有權利時,又要留有余地,保護好未開發的旅遊資源和環境,給後人留下享受資源環境的能力和權利。

(三)突出特色,打造出宗教旅遊勝地的拳頭產品

晉北宗教文化旅遊帶包羅了中國三大宗教的其中兩大宗教,在這裏旅遊者可以領略到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和道教文化的神奇奧妙。這些特有的宗教文化藝術為旅遊的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塑造出晉北宗教文化旅遊的拳頭產品形象。

(四)加大宣傳力度,創造最佳綜合效益

山西作為壹個旅遊資源大省,同時又是壹個旅遊經濟小省,如何把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是山西省面臨的壹個急待解決的問題,晉北宗教旅遊帶的旅遊產品已經初具形態,當今面臨的壹個非常嚴峻的問題是如何加大旅遊產品的宣傳力度,讓旅遊者對這些旅遊產品產生很深的印象,從而產生旅遊的動機和行為,增加旅遊收入,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近幾年來,五臺山作為四大佛教名山之首,但旅遊卻在走下坡路。究其原因就是對五臺山的宣傳力度不夠,而與五臺山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焦作的雲臺山,焦作市由於對雲臺山旅遊資源進行市場形象策劃、廣告宣傳策劃、旅遊線路策劃,不但提高了產品的知名度,也使更多的遊客去雲臺山旅遊,大大提高了經濟效益。總之,只有對旅遊產品進行科學的市場營銷,加大宣傳力度,才能創造最佳的效益。為使山西由旅遊資源大省向旅遊經濟強省的轉變做出最大的貢獻。

[參考資料]

[1]《石窟藝術》,王其鈞、謝燕,中國旅遊出版社,2005年版

[2]《山西旅遊資源與開發研究》,張慧霞、佘可文,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2年版

[3]《河南旅遊基礎》,陳蔚德,河南省旅遊局,2001年版

[4]《對開發晉商大院文化旅遊帶的思考》,佘可文、張慧霞,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