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財經大學華商學院校徽釋義
華商學院的校徽,充分表達學院對學術及社會的開放態度。
校徽整體外圓內方,由傳統元素配以莊重雅致的古典紅融合而成,流露出濃郁厚重的文化氣息,象征了活力,幹勁及靈活性,準確體現“學院”身份。
校徽中心部分為壹古體“商”字,取古代方鼎和權杖抽象變化而成。鼎為誠信之尊;杖為權威之證;兩者融合,突顯出華商學院誠信和權威的特質。杖、鼎的組合形態恰似正在開鎖的鑰匙,意寓華商學院肩負解惑育人、開啟知識之門的神聖使命。
外圓內方,有容乃大。外圓則周而復始,生生不息,預示華商學院前景壹片光明。內方而富於變化,意指華商學院行止有度但絕不墨守成規。
整個校徽風格穩中有變,意蘊樸實而博大雋永,十分貼切地表達出華商學院的獨特內涵和遠大抱負。
廣東財經大學華商學院校訓釋義
“厚德”——源自《易經.坤卦》:“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厚德”即寬厚仁愛的心性與品德之義。引申為華商學院的師生要樹立良好的做人的德行標準,誠以修身,信以立世。同時也表明華商學院將以深厚的德澤育人利物,以崇高的道德、精深的學識培育學子成才,厚己德以厚社會之德。
“勵誌”——“勵”,古語通礪或厲,意指磨練、振奮的意思,現代語指勸勉;“誌”:意誌,誌氣;“勵誌”即勉勵意誌,磨練意誌。引申為華商學院的師生要清貧飽學而胸懷天下,淡泊名利而誌存高遠,意誌堅定而毅力超群,奮發誌氣,把精力集中在做學問、求知識方面上,勵己誌以勵社會之誌。
“博學”——源自《論語.子張》:“子夏曰:博學而篤誌,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即指做學問之道。引申為華商學院的師生要 “樂學、好問、勤思、明辨”,更新知識,加深學養,先博後淵。要繼承和豐富優秀的知識文化,兼收並蓄、博采眾長,博己學以博社會之學。
“創新”——“創”,意指開始,開始做;“新”,意指新鮮,過去沒有出現和發生過的。“創新”即拋開舊的,創造新的,敢做別人沒有做的正義之事,敢走別人沒有走的崎嶇之路。引申為華商學院的師生要敢為天下先,在獨立學院的教育領域中開拓進取,不屈不撓,闖出壹條符合教育規律、具有華商特色的辦學之路,創己新以創社會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