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財經新聞 - 博士生是應該選擇公務員,還是選擇華為公司?

博士生是應該選擇公務員,還是選擇華為公司?

壹個人總會面臨各種選擇,若通過利益來選擇,壹般不管怎麽選擇都會後悔,如同通過價值觀來選擇,不管後果怎麽樣,都不後悔。

先來說說選公務員的前景吧,如果是名校博士畢業,可以參加選調生考試,基本可以被當做引進人才進入地方儲備幹部庫,成為組織部重點關註培養人才。

按照很多地方的現有政策,博士選調生第壹年為試用期,然後兩年主任科員,滿三年之前任副調研員,現在任四級調研員,壹年之後提拔到副處級領導崗位。

在這裏用幾個真實例子給大家分享,某地級市團委書記,北大博士選調生,86年,34歲就走上了正處級領導崗位;某縣縣長,清華博士選調生,38歲走上縣長領導崗位,準備進壹步使用為書記。

現在各個地方都註重引進人才,尤其是有名校光環的高學歷人才,如果妳適合官場,又能力突出,那可以走上晉升的快車道。

在官場,除了省直以上機關,副處級絕對是個坎,比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競爭還要激烈,基本都是上百比壹,而且能不能提拔受很多因素影響,並不是妳優秀或者能力突出就有機會。

地級市以下機關,只有副處級以上領導才算得上是真正的領導,到了這個級別以後,各種待遇地位都有壹個質的飛躍和上升,是人人都夢想達到的。

很多地級市以下正科級領導崗位,往往都是幹到退休,熬白了少年頭也難以實現進為處級的願望。盡管現在有了職級並行制度,晉升四級調研員有壹定希望,但嚴格意義上其不是處級幹部,只是享受待遇而已。

博士選調生就不壹樣了,有特殊的政策和晉升體系,三年到副處級,確實是火箭般速度,有很大機會在很短時間內晉升到正處級。

當然官場復雜,如果妳沒有背景,也沒有更多的政治資源,更沒有賞識推薦妳的好領導,那就算是妳起點為副處級領導,很可能也是多年原地踏步,退休前解決正處級待遇就燒高香了。

可以說,博士選調生能脫穎而出走上正處級或者廳級甚至更高級領導崗位者,只是幾率大壹些,但能勝出的也是鳳毛麟角,少之又少。

在實際工作中,妳認真留意各種幹部公示就可以看出,很多提拔到更高級的領導幹部其實都是中央黨校學歷,並沒有多少高學歷者,也就是說在公務員系統其實高學歷者很少,光看學歷是沒有用的,這點也要有清醒認識。

如果妳是博士考公務員就算了,不建議去,因為考上了只能定級為二級主任科員,也沒有任何可以快速進步的超車道,在大家普遍學歷為本科的情況不但沒有多少優勢,反而顯得有些突兀和不合群。

如果妳沒有更多的成長進步路子可走,就算是博士選調生也要反復權衡,因為到了副處級領導崗位以後的路子會很難走,會很窄,可能有運氣繼續提升,可能要就此打住停止進步很多年。

而且地方公務員普遍在當地最多能達到中等收入水平,甚至大部分低於中等,可以說工資待遇待遇不高,其他灰色收入基本不要想,給妳都不敢要。

選擇華為呢,就是憑自己的本事和能力,起點年薪65萬,其實在任何地方都不低了,假如幹幾年,具有壹定職位,不但有股權獎勵,工資獎金收入上百萬壹點問題都沒有。

假如壹年能掙幾百萬,那房車都會有,生活質量也會高壹些。但是最大的缺點就是會非常累,在華為競爭會非常激烈,加班加點會很多,可以說妳的價值決定了妳的收入。

和進入選調生隊伍,四年後成為副處級領導崗位相比,去華為要付出很多心血,過程要比較艱辛。而副處級領導崗位則相對輕松,在地級市以下基本不用親力親為,只需要統籌指揮就好了。

地位方面的比較是副處級領導崗位肯定高壹些,在當地有圈子,有人脈,可以享受很多便利,也就是有壹定的辦事能力。而進入華為就是壹名企業人員,圈子小,可用的資源少,辦事能力不高。

無論如何選擇都要看自己最想要的是什麽,是在官場成就壹番夢想,還是憑本事過上待遇高生活壓力小的好日子。

如果家裏實力雄厚,沒有後顧之憂,又想輕松生活,可以選擇進入選調生隊伍當領導,實現優勢互補的目標;如果是普通家庭,面臨經濟壓力,那還是建議選擇華為,快速積累資本,改變家庭現狀。

利益最大化是唯壹的原則,選哪條路都各有利弊,最終要看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還是反復權衡後做出最終決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