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畢業於Xi交通大學管理學院系統工程系,碩士學位。畢業後就職於方正集團,歷任R&D中心副主任、業務部總經理。
1998 10創辦了3721公司,並於同年推出了3721“網絡實名”的前身——中文網站,開創了中文互聯網服務。
2003年,3721被雅虎收購。
2004年6月,雅虎投資1.2億美元收購香港公司3721。
2004年3月,周鴻祎出任雅虎中國總裁。
2005年8月任期屆滿後,周鴻祎離開了雅虎中國。9月1日,他將正式加入IDG VC(國際數據集團風險投資基金),成為投資合夥人。
2005年9月1日,周鴻T先生正式加入IDGVC,成為投資合夥人,幫助國內眾多中小企業獲得快速發展機會,推動整個行業的發展。
2006年,老周正式加入三際無限公司,成為該公司董事長兼奇虎掌門人。目前,奇虎擁有奇虎論壇搜索、奇虎生活搜索,以及360安全衛士軟件等產品。
2006年2月,周鴻祎成立了天使投資基金,希望幫助更多的創新型企業獲得發展機會。
2006年3月,周鴻t投資奇虎公司,出任奇虎董事長。
周泓t-創業經歷
周鴻t先生於1998年6月創辦了3721公司,開創了中國互聯網服務的先河,並成功推動這壹服務形成完整的產業鏈。3721公司已經成為中文關鍵詞搜索和網絡營銷領域的領先廠商。其實名服務覆蓋中國90%以上的互聯網用戶,日均用戶超過8000萬,企業客戶超過60萬。2003年6月,雅虎香港收購3721公司。
周鴻祎先生於2004年3月就任雅虎中國總裁,全面負責雅虎中國公司發展戰略的制定和具體實施計劃的管理。同年第六年,采用* * *先進的YST雅虎搜索技術的獨立搜索門戶“宜搜”發布。同年7月,率先將中國市場免費郵箱擴大1G,在搜索、郵箱等領域動作頻頻,打出漂亮的組合拳。到2004年底,雅虎郵箱在中國排名前三,雅虎在中國的流量全面超過谷歌中文。
2005年9月1日,正式加入IDGVC,成為投資合夥人,幫助國內眾多中小企業獲得快速發展的機會,推動整個行業的發展。
周泓t-個人榮譽
2004年,雅虎中國總裁周鴻祎獲得多項大獎,包括“2004年中國十大管理人才”、“中國100強經理人”、“2004年中國十大財經人物”、“2004年中國IT風雲人物”、“2004年最值得驕傲的5大人物”。
2010獲中國“年度傑出貢獻獎”。
10月5日,2010165438“創新十年”評選活動頒獎典禮暨2010經理人世界年會在北京舉行,周弘T被授予“未來十年新經濟人物”。
2011年4月,“全球企業家奧迪2010年度經濟企業家”頒獎典禮在北京柏悅酒店舉行,榮獲年度經濟企業家稱號。
周泓t字評估
從壹個默默無聞的程序員,成長為對中國大多數人上網方式影響深遠的公司老板,再發展成為中國市場最著名的國際互聯網巨頭公司的掌舵人。作為壹個永遠充滿* * *的創業型管理人才,周鴻t在產品研發、市場調研、人才管理、企業運營等方面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很多都被證明是正確的。周鴻祎清楚地看到了基礎互聯網應用和服務的重要性,並繼續堅持“為所有中國人提供便捷的互聯網接入服務”的理念,充分利用雅虎這個全球平臺來實踐他的理想。而種種跡象也表明,周鴻祎領導下的雅虎中國今年在1G郵箱、郵箱聯盟、搜索領域的普及,都是因為這種前瞻性的判斷而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在不到壹年的時間裏,雅虎中國在周鴻祎的帶領下,無論是在企業內部整合和運營管理上,還是在其搜索、郵件和即時通訊上,還是在雅虎中國剛剛進入的搜索競價市場上,都引起了業內同行的極大關註,並圓滿完成了他年初制定的戰略任務。尤其是在搜索和郵箱領域,得益於周鴻t及其團隊的努力,雅虎中國憑借自身在這兩個領域的實力,已經成為行業第壹陣營。上任後,周鴻祎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推動雅虎在中國的本地化。周鴻祎憑借其對中國互聯網的敏銳洞察力和深刻理解,迅速利用其本土廠商的成功經驗,充分激發員工的創業精神,並通過快速的文化交融,使雅虎中國真正融入中國市場的現實,成為中國本土的創業型企業。近日,周鴻祎被中國管理人才論壇評為“2004年度中國管理十大人才”。
周宏t-人物語錄
如果是妳想做的事情,在別人看來可能很難,但是妳很喜歡,所以不會覺得苦。等我自己創業就28了。對我來說,創業的目的不是自己當老板。我希望有壹個平臺和壹個環境,可以讓我掌控壹些資源,讓我創造壹個新的產品和服務。
我不在乎別人怎麽想,也不在乎我放棄了什麽。我喜歡“我生來有用,紡壹千錠銀子,都回來!”。離開方正的時候,我笑著出去了...
如果說有變化的話,那就是我把雅虎中國從壹個所謂的外企變成了壹個有創業精神的創業公司;
我把雅虎換了幾個策略。第壹個策略是本地,第二個策略是專註於郵件和搜索,第三個策略是創業,創業文化;
谷歌、亞馬遜、微軟在中國做得怎麽樣,完全取決於他們的本地化;
把3721賣給雅虎,我可以選擇離開,但對我來說,如果用雅虎提供的平臺,我可以有更大的平臺在上面幹壹兩年。對我來說,我應該能學到很多東西。我當時把雅虎當成了挑戰,也不是沒有虛榮心。雅虎換了幾任總經理,也做不到。如果壹兩年後我給妳壹個震撼,那確實是我個人的成功。雅虎就像《兄弟公司》裏的傘兵,我們的任務是突圍;
做雅虎的業務,對我來說,我對自己的能力更有信心。反過來,我也可以向業界證明,我不是壹個天生做小公司的人。我要給雅虎、亞馬遜、谷歌、微軟、EBAY和所有跨國公司上壹課,告訴他們,跨國公司不要覺得自己很牛逼。Google研究過很多中國本地化不成功或成功的例子,所以這次聘請了李開復。決心在中國自己做,在中國建立本土化的團隊,也就是說非常認同在中國要有壹個長遠的發展。使用李開復的目的很明確,並不是說開復掌握了什麽核心技術,需要使用這個技術。即使李開復不用為他做任何研發工作;
別人來問我什麽時候走,總有傳言說我要走。我想大聲說出真相。我請大家來告訴大家,我做的每壹件事都是可以擺到臺面上的。男人做事光明正大,我不認為我是謙謙君子;
對於年輕人來說,對於想創業的新壹代人來說,還是要有理想主義,不要被物化的東西迷惑。我比任何壹家公司全天的薪酬都高,或者誰的名聲聽起來更能滿足虛榮心;
人的成功就是能做自己想做的事。很多人做不到這種自由。許多人為了生存不得不去工作。年輕的時候,有機會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可能會冒險,放棄很多東西,但都是值得的。
雖然我是土鱉出身,但我在過去的幾年裏,和上百個風險投資人,和很多跨國公司打過交道。我知道如何幫助他們建立共識。我也很擅長壹個創業公司五到五百人的階段,中間會遇到很多問題,但是我知道如何解決這些問題。這時候也是壹種創業,而且如果這種創業真的能幫助壹些公司成功,妳怎麽知道他們中間不會出現QQ,另壹個盛大,另壹個搜狐,新浪?
我們以天使投資人顧問的形式參與,會幫助很多創業者。我壹直認為,我不是那麽感激IDG給我25萬美元,這是壹筆小數目,但我非常感激他在我最缺錢的時候給我錢。其次,我要感謝IDG在過去的六年裏,在企業重大決策的把握和日常管理方面給了我很多幫助。
我看到2.0壹味熱衷於炒作概念,對很多問題的理解都是膚淺的,討論很多奇怪的外來詞和縮寫,而不是考慮如何與中國互聯網的實際相結合;
講幾個名詞讓妳覺得妳是WEB2.0的開創者,妳可以成就大事。這是個笑話。真正事業有成的人,妳問馬有沒有時間寫博客?張朝陽有時間寫博客嗎?
現在我們看到的壹些東西,簡直就是照搬美國的,中國化了。把美國模式帶到這裏,但互聯網還是需要中國本土的創新。因此,創新必須與中國的實際相結合;
沒人知道谷歌的時候,谷歌的戰略是什麽?這是妳學習谷歌最應該註意的。
有些“成功”的人看不起個人站長。每個都是小網站做的。為什麽等他們長大了就忘了他們?個人站長可能會做虛假流量,做壹些灰色的事情,大家要給他們壹些引導,幫助他們從個人野蠻英雄的狀態發展到做生意的階段。我建議個人站長去跟風投談,讓他們按照規範的做法去做;
馬花藤做QQ的時候,只有幾個人。當時有30萬人想賣QQ,賣不出去,還得自己做。當年的新浪是四通李芳的體育聊天室,當年的網易也是丁磊的個人社區。
網上有人罵我,攻擊3721,但我覺得只要真的做了傷害用戶的事情,面對各種艱難險阻的時候,根本不知道如何面對這些困難;
我們的收入還不如陳天橋壹家遊戲公司,但是我們尋找的這些行業會推動中國整個傳統行業經濟,這個價值不會比任何壹家中國互聯網企業少;
它堅定不移地走這條道路,結果非常顯著,非常成功。但第壹,古人說居安思危,提醒百度仔細研究其他公司的做法;
我們企業家應該靜下心來,不要把我們的命運寄托在壹次炒作或壹個想法上。現在的企業都在壹點壹點的爭取市場的努力。很多人來找我談投資。雖然他有壹個絕妙的想法,但我不能投資這樣的人。即使他拿到了錢,他也做不到。總有人覺得雅虎有很多問題,新浪也有很多問題,好像3721用了他的壹個想法就取得了什麽樣的成功。事實上,這些大公司如果用他們的想法是無法成功的。即使妳有壹個很好的想法,如果妳沒有豐富的運營經驗,不了解這個企業的歷史和特點,再好的辦法搬到新浪和雅虎也不壹定能成功。
我對互聯網產品的感覺是“斷壹根手指不如傷壹根手指”。在產品方向上,首先要學會做減法,而不是加法。妳首先要找準點做到極致,否則妳什麽都做,最後也不會突出,沒有鮮明的賣點;
在中國找錢並不難,但妳的壹個想法並不意味著商業冒險。妳講壹個好點子,比如我今天講壹個點子說,新浪為什麽不收購谷歌?這個想法很好。新浪收購谷歌,新浪就成老大了嗎?妳哪來的錢?如何整合谷歌?
創意不重要,重要的是團隊,執行力,經驗。這個團隊的履歷很重要。會不會自負?妳會有學習的能力嗎?當妳遇到壹個什麽都沒做過的人,妳太囂張了,看不起任何人,新浪和搜狐太囂張了,QQ可以超越他們。妳能證明什麽妳能超越他們?提出妳的計劃。初創企業不要說太多,找壹個領域,紮紮實實解決壹個問題。解決問題得到認可和歡迎;
大家別急,看看雅虎、微軟、谷歌未來的動作。只要能本地化,我不認為本土公司在搜索領域有多大優勢。相比谷歌,百度沒有資金優勢,沒有品牌優勢,沒有技術優勢,包括中文。其實Google裏的* *也很好,只是Google過去不太重視中國。沒有這三大優勢,百度如何在壹些本地化的精品工作中更好的滿足中國網民的需求,如何快速響應?這比谷歌和雅虎都快,而且它專註於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