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財經新聞 - 出圈嗎?

出圈嗎?

在營銷界,“出圈”是壹個常用詞。

深究起來,“出圈”其實有兩個含義。從字面意思來看,妳突破當前的圈子進入另外壹個圈子,並成功獲客,這就是出圈;還有壹個含義是,壹個團隊做了非常出色的H5,壹經投放就刷屏,這也是?“出圈”;反之,如果妳的H5,僅在幾個KOL和社群之間傳播,最後發現大部分流量都來自公司內部員工的轉發,這就?“不出圈”。筆者對以上“出圈”含義的解讀都表示贊同。

當然,在娛樂界,“出圈”其實還有更多內容,在此略過不表

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對全人類造成的影響,數年無法消除,“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汽車行業當然無法幸免。

從最新的銷售數據來看,全球汽車銷量都在下滑,歐美日等清壹色的銷量大衰退,英國更是暴跌50%。中國車市1-8月的累計銷量同比下滑15.9%。

至2020年,中國汽車保有量已達2.7億輛之巨,國內車市也由增量市場轉向存量市場,競爭不斷加劇。而新冠疫情的突發,更讓車企倍感壓力。作為品牌傳播、產品定位的營銷傳播各部門,工作壓強更是陡然而增。

事實上,就目前的狀況來看,國產自主汽車的整車品質已達上乘。無論是內外設計、科技配置、發動機性能、裝配工藝還是諸如L3級自動駕駛之類的前沿技術,都已是上遊水準。用經濟學理論來看,我們的供給側沒有問題,但是銷售壓力依然很大的根本原因是需求側出現了大問題。

從營銷層面來看,汽車傳播要“出圈”已是大勢所趨。移動互聯網時代,信息冗余、新聞速朽,壹篇刷屏級文案的生命周期也很難活過三天,本文的生命周期或許僅能維持壹天,汽車銷售獲客難是營銷傳播的主要痛點。

在互聯網營銷方面,目前中國9億互聯網用戶已經被開發,流量增速緩慢是既定事實。頭部移動互聯網巨頭壟斷了用戶的所有時間,妳的全部瀏覽幾乎都在阿裏、騰訊、百度以及字節跳動的界定疆域中“自由”馳騁,流量源被巨頭壟斷,流量費用不斷攀高,是互聯網營銷的第壹痛點。

大家不難發現,由於解讀汽車性能需要專業術語,對汽車臨時沒有需求的人,在瀏覽不同的APP內容時,後臺計算機會自動屏蔽“不需要”的汽車類信息,並推送與之感興趣的內容,以增強使用者的閱讀粘性。在後臺機器算法的遠轉下,車企做出的精彩話題其實很難傳播到非剛需用戶的閱讀習慣中,傳播效果無法達到預期,整個過程就是“空轉”。而當非剛需用戶轉變為汽車剛需者的時候,相關內容又過了時效,消費者與車企的精彩創意失之交臂,十分可惜!

既然現在我們的車型已經足夠優秀,供給側無需承壓消費升級帶來的壓迫時,主機廠就應該主動“出圈”營銷,擁抱不同領域,與經濟、財經、藝術、影視、體育甚至泛娛樂、亞文化合作,通過這些載體,將我們的優秀車型信息“餵送”到互聯網用戶面前,讓他們知道我們的新車型、新技術、新理念以及新品牌,為將來的新車購置提供機會,筆者認為這才是“出圈”營銷的核心之壹。就好比既然消費者不購車不逛4S店,我們就把車型投送到消費者可能到達的區域,“餵送”信息給客戶是未來車企營銷應該轉變的思路之壹。特別是車載相關技術嚴重同質化,無法利用超前技術當做競爭壁壘時,通過多渠道為消費者“餵送”車型信息顯得非常重要,畢竟先入為主的好處不言自明。

近年來,自主品牌汽車具備向上突破,搏擊合資品牌車型的能力,如何進入合資潛客的視野,獲得圈層認知就成了壹個必須解決的課題。“出圈”、“跨界”、“圈層”、“流量互洗”最終獲客,應該是企業、營銷部門永不停息、不斷自問和討論的話題。

事實上,除汽車領域之外,其他商圈的操盤手都曾打出過非常成功且經典的戰例,就近期的例子,比如B站獻禮五四青年節的演講廣告片《後浪》、快手的《可愛中國》等,效果都很不錯。出圈也罷,破圈營銷也罷,跨界混搭也罷,成功的例子不勝牧舉。通過有限的傳播平臺及流量,精細化挖掘,並成功獲客,是企業永遠需要探索的方向。

“出圈”之後再“入圈”,圈層就成了壹個新的話題,互聯網時代是壹個圈層整合、跨界連接的時代。圈層是更深刻的連接,不僅僅是我們個體只為個體、社群只為社群、內容只為內容的單壹行為。在跨界圈層的生態下,我們能挖掘新的場景,找到陌生的驚喜,能夠形成更佳的微妙情感和體驗。就像原本單壹的大型商場,提供教育、社交、聚會、娛樂等多維度的復合需求,激活不同圈層的消費者匯集於此。這又是車企營銷可以借鑒的方式。

隨著物質生活的極大豐富,為了滿足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中的高階要求,消費不再是簡單的商品買賣,更要享受交易中的過程價值,因此個性化需求和情感需求日益放大。在這種微妙的變化中,破圈跨界的深度、出圈入圈的熱度,都將是車型走紅的勝負點。

結語:

出圈營銷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可以豐富品牌內涵,體現品牌自身的開放性,實現營銷手段的多元化;可以低成本獲得流量,“餵送”信息給潛客。我們不難發現,目前主機廠靠自身品牌發掘的新流量越來越少,而且品牌受眾的消費潛力也被攫取的差不多了,依靠口碑、“粉絲”、回頭客帶來的銷量滾動越發困難,那麽與多品牌抱團,多渠道“餵送”消息給消費者,挖掘潛客,實現獲客,無疑是最快捷的方式,沒有之壹!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