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國宏觀經濟增速在觸底企穩的基礎上出現反彈,宏觀景氣、微觀績效、結構調整以及新動能培育都出現持續改善的局面,但在近兩個月又看到中國經濟開始下行調整。不少專家預測今年第三季度到明年中國經濟增速可能仍會向下走,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韋森教授也表露出了相同的觀點。
在第六屆鳳凰網財經峰會上,韋森接受了鳳凰財經的采訪,就中國的宏觀經濟形勢、經濟政策發表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中國加杠桿的動力源是來自於全國政府宏觀政策,而不是央行的貨幣政策。如果單靠央行壹家緊貨幣,提高準備金率、提高利率,那貸款需求永遠是在那兒,只會造成市場加杠桿,而不是去杠桿。
此外,韋森認為中國真正的風險點並不在於房地產,“現在全球許多觀察家和機構最擔心還是中國企業的負債,非金融企業的貸款和負債上才是中國經濟真正比較危險的地方。
韋森:對於中國的宏觀經濟狀況,這幾年我還是壹直沒怎麽改變自己的觀點,我的看法是,從去年第三季度開始中國經濟開始企穩,GDP增速開始從6.5現在回升到6.7、6.8、6.9,PPI、企業利潤也開始上升,短期中國宏觀經濟增速確實在企穩,這個是不可否認的現象。但是從10月份和11月份開始,各項宏觀經濟指標開始出現回落,PMI開始下降,PPI也開始下降,投資開始下降。大多數經濟學家都預計,今年第四季度或者明年中國經濟增速可能會往下走壹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