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裏知道這件事情不能夠做,但是偏偏想(要)去做。
原句: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
出自:先秦·孔子及門徒《論語·憲問篇》
子路宿於石門,晨門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
翻譯:子路在石門住宿了壹夜。早上守城門的人說:“從哪兒來?”子路說:“從孔子家來。”門人說:“就是那位知道做不成卻還要做的人嗎?”
擴展資料近義詞: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意思:明知道做某件事情有困難,而為了做好這件事卻偏要去做。
寓意:形容人勇敢,不畏艱險,勇往直前,有挑戰自我的拼搏精神。
出處:明·聿雲氏《量江記》壹三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這漢子往那裏去?”
翻譯:知道有危險但還是要去做,這個人要去哪裏啊?
舉例:英雄想到這裏,就認定這條路走,壹定要去跟老虎鬥壹鬥了。趁著酒興,大步向前。正是: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