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財經資訊 - 為什麽股票市場通常被稱為“金魚缸”

為什麽股票市場通常被稱為“金魚缸”

20世紀90年代初,證券交易還沒有計算機化。

當時,香港有四個交易所(四個交易場所)。

所有業務都是手工完成的。

當時買賣股票的過程是這樣的。

每家券商可以從市場中派出兩名代表進入交易場所。

券商辦公室有壹條專線連接交易場所的市場代表。

想要買賣的投資者打電話給經紀辦公室下達買賣指令,或者在經紀辦公室填寫買賣指令。證券公司收到買賣指令後,將通過專用電話通知交易所市場代表。市場代表收到買賣指令,如果是以市場價格買賣股票的指令,交易可以立即進行。如果是限價訂單,訂單將被用粉筆寫在黑板上並按行列出。

交易大廳裏有壹臺閉路電視,可以把交易大廳裏的情況傳送到各個經紀人的辦公室。與此同時,還有人在交易大廳裏唱票,每只股票的賣出、買入和成交價格都傳送到券商辦公室。如果公眾投資者想了解當前的市場形勢,他們可以前往證券公司的辦公室收聽或觀看股票市場形勢。

壹些投資者去交易所看了看。

當時,為了增加交易所股票市場的透明度,公眾投資者可以通過每個交易場所的大玻璃窗在大黑板上清楚地看到交易所股票的交易情況和股票交易訂單的分布。壹些專門從事股票投機的人駐紮在交易所裏,通過大玻璃了解股市行情。這些專門炒股的人經常開玩笑說要在金魚缸裏看股票。金魚缸也被理解為證券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