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總是說壹些驚人的話,說壹些普通人從未聽說過的話,比如早上推開門,壹位開國將軍從左邊出來,打個招呼,壹位國家院士從右邊出來打招呼。
他們吃透了宣傳套路,利用信息差哄得眾人呆若木雞,順便把自己捧在壹個至高無上的沈默位置上,還把提籠遛鳥的無所事事當成優雅的幽默。
他們都講述著那個時代的故事,咀嚼著自己的經歷,揉搓著它們,撒上不同的調味料,做成味道不同但核心是“澀”的菜肴。
他們的做法是根據記憶臨摹。隨著記憶壹點點耗盡,充滿想象力的想法將沒有幻想的支撐,只留下空洞的皮囊和無趣的靈魂。
這也是為什麽現在北京電影不再受歡迎的主要原因,也是馮小剛的《北路南》中的大蜜糖被人們討厭的主要原因。壹個老故事講了好幾次了,需要講壹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