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閱讀休閑書籍:說明閱讀休閑書籍有助於提高寫作水平。
“輕松閱讀”指的是課外書籍,如《龔澎案》和《濟公傳》。當季老與昕薇交換課外讀物時,他介紹了自己並舉例說明了他的童年。
(2)偏科:嵇老教導昕薇不要偏科,要貫通中西、古今、博雅。
“透”,即全部徹底理解和領悟,達到融會貫通。“三通”指的是清華大學的“中西通”、“古今通”和嵇老的“文理通”,這是嵇老反對昕薇偏科的說法。
(3)學習外語的問題:紀老認為,早學外語不如晚學。
21世紀是壹個知識經濟飛速發展的社會,對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紀老認為學習壹門外語尤為重要。
(4)積累古詩詞:紀老主張多背誦古詩詞。
嵇老在與昕薇的交往中提出了關於古詩文積累的建議,並以“最少”和“最少”提出了量化要求。這裏面既有紀老自身成長的經歷,也有對中國傳統文化傳承的關切,更是對“貫通古今”的註解與落實。
擴展數據:
在“苗苗和達叔的對話”中,苗苗和達叔不僅代表了昕薇和季羨林,而且“苗苗”還包含了昕薇在學習和增長知識的道路上剛剛起步,就像壹個破土而出吸收營養的苗苗。紀老學識淵博,造詣深厚,猶如壹棵根深葉茂的大樹。“苗苗”和“大樹”交流的正是如何成長和吸收營養,讓苗苗長成參天大樹,讓昕薇這樣的孩子成才。
百度百科-苗與達叔的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