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滿祥水”用來形容江西人才輩出。明朝初期,江西不僅官員眾多,而且許多人(尤其是吉安人)進入明朝的政治中心,在中央決策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永樂至景泰八十年間,內閣中有23位宰輔,江西籍者多達8人,分別是胡光、解縉、楊士奇、金幼子、胡錯、、師鵬和蕭藝,占總數的三分之壹以上。其中,胡光、楊士奇和陳迅來自吉安。與此同時,江西人長期擔任首輔,尤其是楊士奇,曾被四朝統治二十年。
吉水的歷史演變
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有先民在吉水縣生活。它在夏天屬於揚州,位於揚州的西部。商朝以後為吳國之地,戰國時歸楚。
秦始皇(前221年)統壹全國後,屬廬陵郡九江郡。
新朝建立元年(9年),張羽縣改為九江縣,廬陵縣改為吉水所屬的橫亭縣。
東晉鹹康八年(342年),廬陵縣由石羊縣遷至吉安市孔家灣,縣與縣屬同壹轄區。
宋開寶八年(975年),冀州更名為冀州廬陵縣,也是軍事,屬冀水。
民國元年(1912)冬,吉安府廢,吉水縣直屬於江西省。
7月1949,吉水解放;15年7月,吉水縣委、縣人民政府宣布成立,隸屬於集安特區。2000年5月隸屬於吉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