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前理財產品的收益情況我們往往是在到期之後才能看到,所以看到的多數理財產品收益很少有負值。但是現在證監會要求壹定要對產品的凈值進行披露,也就是在沒到期的這段時間內的波動也會展現出來,所以說我們定期能看到基金凈值表現,所以我們能看到的出現負收益的次數也就增多了。
2以前很多理財產品都是采用“攤余成本法”來計價,累計收益會被平均分配到每壹天,所以我們看不到產品在市場中的真實漲跌。如今采用“市值法”,定期披露凈值,產品在市場中的實際表現也就壹覽無余,收益會時高時低,甚至還會出現負數的情況。
3如果我們發現產品凈值是上漲的,但是我們的收益卻是以負數,這就可能是剛購買了某只基金,且這只基金有申購手續費。如果確認份額之後的收益沒有超過這筆手續費,那麽就會呈現出凈值上漲但收益為負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