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漢朝經濟突飛猛進的偉大經濟學家
桑弘羊。由於在理財方面所表現出的卓越才能,漢武帝任命桑弘羊為治粟都尉,並代理大農令。從此之後,直到漢武帝去世,桑弘羊獨掌財權二十三年,開始為漢武帝的文治武功出謀劃策,提供物質上的支持。在擴大大司農屬官的同時,桑弘羊對地方上的有關財經官員也進行了改編和重組。以往隸屬於郡國的諸倉(主管倉庫)、農監(主管農桑)、都水(主管水利)等六十五官長丞,都被劃歸大司農直接管轄。這就進壹步統壹了全國的財經管理,不僅加強了中央集權,也使桑弘羊可以有效地實施自己的理財措施。桑弘羊是中國歷史上第壹個提出不依靠農業富國的思想家。桑弘羊還從自然資源的地域分工來說明商品流通的作用,他認為商品流通可以“均有無而通萬物”,可以解決各地的資源過剩和短缺。桑弘羊對對外貿易的作用有著非常充分的認識,他的“本重幣虛”的思想比西歐十五世紀重商主義“以貨幣為本”的思想領先許多。在中國歷史上,桑弘羊是壹個有著重要地位和影響的歷史人物。作為著名的理財家,在長達近三十年的時間裏,他秉持工商富國思想,極力主張和踐行工商官營,主持或參與制定的壹系列經濟政策和制度,為漢武帝的文治武功奠定了雄厚的物質基礎;作為出色的政治家,他對政府管理和軍事外交亦作出過較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