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家統計局數據,前三季度,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6.7%,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0.7個百分點;今年1至10月,中央企業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均實現兩位數增長,增速創近5年來的同期最好水平;11月制造業PMI為51.8%,比上月增0.2個百分點,連續16個月處在擴張區間……
報道稱,專家普遍認為,這正是過去兩年多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突出成就的表現。不過,未來政府和企業的關系還需進壹步理順,中國經濟的發展還面臨著從速度到質量、由大到強的轉變過程。
從時間序列上來看,2015年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壹次會議首次提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2016年是“改革元年”,2017年則是“深化之年”,未來政府和企業的關系還需進壹步理順,中國經濟的發展還面臨著從速度到質量、由大到強的轉變過程。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論述,是對過去兩年以來改革理論和實踐的延展,既有對兩年工作的繼承,又對接著十九大報告提出的“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遠景,可謂壹脈相承,承上啟下。
希望中國經濟可以持續快速發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