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師重道是中國幾千年來的傳統美德。孩子上了大學,父母總要感謝老師,於是“答謝會”應運而生。感謝老師的宴會可以表達他們對老師的感謝,或者他們可以選擇送自己的卡片。謝師宴給師生之間的感情蒙上了物質化和庸俗的陰影,不應該提倡。
每年7月底至9月初,許多“謝師宴”都會在酒店舉行。在位於余霜路美食街的成都十多家中高端酒店,記者了解到,這家酒店的“拜師宴”已推出多年,分為“成功學”“錦繡前程”“鵬城萬裏”“狀元”等系列菜品
這不是慣例。這不是傳統。在“後高考時代”,備受爭議的“謝師宴”總會開在輿論的風口浪尖上。雖然有老師提出倡議拒絕“謝師宴”,也有輿論批評“謝師宴”的弊端,畢竟做什麽吃什麽。或許,老師吃的不是酒宴,而是學生和家長的感恩。據調查統計,近五成學生表示高考後的消費支出集中在“旅遊”和“答謝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