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經濟恢復時期(1949~1952)。
二、1953年~1958年,這段時期主要是壹五計劃。
三、嚴重失誤時期(1958~1976)。
四、改革開放時期(改革+開放)。
擴展資料:
1949年10月,新中國從國民黨政府手裏接收過來的,是壹個經濟瀕臨崩潰的爛攤子。1950年年初,在經過穩定物價、統壹財經之後,市場發生很大變化,全國貿易系統的統壹管理得以恢復。但與此同時,又出現了壹種窘境,那就是市場陷入停頓,商業資本不足,各地工商業者都叫喊貨賣不出去,許多工廠不得不縮工或停產。
此外,由於多年戰爭使得舊的商業網被打亂,美國等帝國主義國家對新中國實行封鎖禁運,再加上我們有的幹部“重任務輕政策”,對市場情況缺乏調查研究,致使農副土特產大都積壓在農民手中,出現谷賤傷農的困境,農民無力購買必需的工業品。
就連政務院財政經濟委員會(以下簡稱中財委,作者註)主任陳雲也坦言:“我個人在這壹件事情上沒有經驗。”
中***新聞網-"活躍中國經濟的關鍵"——建國初期城鄉物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