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上證綜指與深圳綜指的動態市盈率水平分別是12.5倍和13.8倍;
摩根AC全球指數與摩根新興市場指數的動態市盈率分別為10.4倍和8.1倍;
金磚國家(BRIC)巴西、俄羅斯、印度股指分別的動態市盈率水平為7.7倍、3.7倍和10.3倍;
香港、韓國、臺--灣股指的動態市盈率水平分別只有9.7倍、8.1倍和10.3倍。
值得壹提的是香港恒生國企指數,這壹上證指數成分為最為接近的指數,在上周上證指數下跌6.0%的同時上漲13.9%,而在11月3日上證指數下跌0.52%時繼續上漲2.95%。
按香港某海外大行壹策略分析師的說法,兩者此時的背離,很大程度上來自於估值水平的落差。10月末,盡管恒生國企指數在前壹周大幅上揚,但其平均動態市盈率水平仍只有8.1倍,換言之,較上證指數“便宜”了35.2%!
市場間的巨大落差無疑讓A股顯得高處不勝寒。從全球股市來看,10-13.5倍PE是合理估值區域。則對應的上證指數為1230.46點-1661.11點。因此,中國股市的合理估值區間約在1200-1700點之間。”
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