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看似風光無限的“造系運動”背後,還隱藏著壹場更為“觸目驚心”的“毀系浪潮”。
據《新財經》2003年初的調查和估算,在近3年的時間裏,已經有近40家系族浮出水面,關聯上市公司達200余家。2003年以後,壹些系灰飛煙滅,壹些新系又湧現出來,如“精工系”、“飛尚系”、“升匯系”、“金鷹系”、“銀泰系”等。遺憾的是,它們僅僅只是各領風騷三五年,有的時間甚至更短,其頭上的“光環”也隨之黯然失色。
雖然這些“系”的“犧牲”各有各的原因,但在各媒體對它們的報道幾乎都會出現這樣壹些詞匯——“現金流斷裂”、“資金鏈斷裂”。
尤其是2005年以來,資金鏈斷裂成為中國資本市場上最熱門的詞匯之壹,在德隆系因“斷流”轟然倒塌後,又有“卓京系”、“鴻儀系”等前赴後繼,而擁有政府強力支持的南方高科和顧雛軍掌控的科龍發生斷流更是令市場瞠目結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