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9年,細雨霏霏,河南某村壹被罷官後居家賦閑的五十歲老頭獨釣江河,興之所至,豪氣頓發,賦詩壹首:
百年心事總悠悠,壯誌當時苦未酬;
野老胸中負兵甲,釣翁眼底小王侯。
思量天下無磐石,嘆息神州變缺甌;
散發天涯從茲去,煙蓑雨笠壹漁舟。
同年,壹個26歲小青年東渡扶桑,本想去士官學校學學“屠牛之術”,入學後,卻被日本教官支去餵軍馬,落魄潦倒之余,口占壹闋:
騰騰殺氣滿全球,力不如人萬事休!
光我神州完我責,東來誌豈在封侯。
又同年,湘北,因與保守老父親爭吵,壹16歲毛頭小夥憤然離家,闖蕩省城長沙,怎奈身無分文步步維艱,但是少年意氣揮斥方遒,他以詩言誌:
男兒立誌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
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
好多年後,人們早忘了這些詩,但是卻知道這三個作者——被罷官的小老頭是袁世凱;留日不入流小生為蔣介石;少小離家出走雄心勃勃的小夥子,就是我們敬愛的毛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