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沂河又稱沂水,是淮河流域四沂沭河水系中的壹條大河。沂河發源於沂源田莊水庫,流經沂源、臨沂沂水、臨沂沂南、臨沂市、臨沂蘭陵和臨沂郯城,到達江蘇邳州,進入新沂河,到達韋偃港進入黃海。全長574公裏,流域面積17325平方公裏,匯水面積4892平方公裏,最寬河面1540米。被臨沂人稱為“母親河”。
沂河流域自然風光秀麗,名勝古跡豐富。沿岸有沂源猿人遺址、織女洞、漢代畫像墓、楊度故城、虞國故城、金雀山、銀雀山漢群、碳國故城等文物古跡。1997年建成的沂河小埠東橡膠壩全長1135米,為臨沂市保留了16000畝景觀水面。它被評為中國18國家水利風景區之壹,並被吉尼斯世界紀錄選為世界上最長的橡膠壩。
擴展數據
沂河古稱沂水,古為泗水支流。黃河奪淮入海後,沂水成為黃河支流。1604年(明萬歷三十二年),開河運河建成,沂水被新開通的運河攔截,不能進入黃河,於是改道向南匯入羅馬湖。明朝崇禎年間(1628~1644),為了保護運河河道和宿遷城,開通了馬河(後稱流塘河),將羅馬湖的水向東引入黃海。1685年(清康熙二十四年),開鑿六塘河,易水東至關河口入海。雖然後來經過多次治理,直到建國後1951年開挖新沂河,仍保持著從灌溉口入海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