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ān xíng
《山行》
dù mù táng
杜 牧 ? 唐
yuǎn shàng hán shān shí jìng xié
遠 上 寒 山 石 徑 斜 ,
bái yún shēng chù yǒu rén jiā
白 雲 生 處 有 人 家 。
tíng chē zuò ài fēng lín wǎn
停 車 坐 愛 楓 林 晚 ,
shuāng yè hóng yú èr yuè huā
霜 葉 紅 於 二 月 花 。
這首小詩不只是即興詠景,而且進而詠物言誌,是詩人內在精神世界的表露,誌趣的寄托,因而能給讀者啟迪和鼓舞。
出寫清淺景,歸穿蒼翠陰。
按律詩規則,此處的淺字作平聲,讀jiān。《楚辭·九歌·湘君》:「石瀨兮淺淺,飛龍兮翩翩。」王逸註:「瀨,湍也。淺淺,流疾貌。」故可釋為清澈、水流迅速的溪流景色。 來時清澈的溪水流動不止(想把這樣的景色描繪出來),回去時穿過蒼翠的樹陰。平頭均楚制,長耳嗣吳吟。 平頭,指家仆。楚制,指短衣。長耳,指驢子。李壁《王荊公詩註》:「言皆楚制,主仆無辨。平頭既斥奴,長耳則驢也。長耳字見宋袁淑《驢山公九錫文》。王濟好作驢鳴,恐取此意。」 說出遊的狀態從容閑適,沒有擺陣仗。作者自己和家仆壹樣穿著樸素的短衣,驢子的叫聲像吟唱吳歌那樣悠揚。暮嶺已佳色,寒泉仍好音。
誰同此真意,倦鳥亦幽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