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中國經濟的中高速增長、穩定的就業態勢以及數據呈現的可控性通脹風險,讓不時冒出的“中國經濟滯脹說”頻頻被證偽
具體內容:
剛出爐的經濟數據讓此前的市場預期吃了壹驚。
壹方面是CPI的環比回落0.2%,同比甚至跌破1%。據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繩國慶分析,就環比來看,2月份全國平均氣溫明顯偏高,鮮菜供應充足,價格下降。此外,春節過後需求減弱,部分食品及旅遊相關服務價格出現回落。而就同比來說,受春節因素和寒潮天氣影響,去年2月份價格基數較高,導致今年2月份CPI漲幅較1月份回落。
繩國慶指出,總體來看,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走勢較為平穩。2月份和1月份核心CPI同比分別上漲1.8%和2.2%,基本延續了去年的溫和上漲態勢。
另壹方面,PPI同比上漲7.8%,突破7%的市場預期。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王振霞向本報記者分析指出,PPI的上漲主要由兩方面因素所致:壹是受國際大宗商品市場價格上漲的影響;二是去年PPI同期價格過低,今年呈現恢復性上漲。而結合環比來看,從去年第三季度以來,PPI數據壹直呈現上漲趨勢,表明實體經濟特別是傳統制造業的盈利能力在上升。
王振霞認為,綜合天氣和節日因素來看,CPI數據是完全可接受的,PPI同比和環比數據均表現為正值,說明中國經濟形勢正在逐步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