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 就是萬緣放下、壹心讀經,讀經就是讀經,哪來那麽些亂七八遭的事兒,那不是自尋煩惱了嗎。又不是在寺院,為了大眾而要統壹。觀自在,觀自在,心無掛礙。可以看出 心經與妳本人的緣份比較具足,相應。
而網上說的感應,大多數的意思是為了 堅定初學者的信心,鼓勵其努力修學的。
若實在對“感應”和“神通”壹類的感興趣,妳可以具體看看“楞嚴經”,裏面介紹的很詳細,是指導修行的經文,對於所謂的 感應、神通 更有比較明確的開示,何可取,何需棄,使修行不走偏路。
發願與否是要看機緣與契機的,比如:地藏王菩薩當年是因為母親的原因而發的清凈大願。這種事兒不是牽強附會,攀比的。
以師兄妳現在這種狀態,要是再去求什麽感應 神通,那就像扔了西瓜而去撿芝麻。
呵呵。壹點拙見,與師兄探討。
南無觀世音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