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財經資訊 - 三國在赤壁的時候三江口在哪裏?

三國在赤壁的時候三江口在哪裏?

吳淞江、婁江和東江的入海口。

據《水經註》記載,太湖之水自松江(今吳淞江最上遊)東北流向三江口,東江仍保持東北流向,婁江轉向東南。在遙遠的古代歷史上,禹繼承了父親的事業,在治水方面化淤塞為分流。只有在太湖流域才出現了“三江源入,地動山搖終落定”的局面。

震澤是太湖的古稱。三江指的是從太湖進入東海的三條主要排水通道-東江(在公元8世紀已逐漸淤塞)、婁江(連接太湖胥口湖和太倉柳河)和松江(現在吳淞江的最上遊)。

擴展數據

吳淞江1

吳淞江,古稱松江或吳江,又稱松淩河和李澤河,發源於蘇州市吳江區松陵鎮以南的太湖掛涇口,自西向東穿越江南運河,在今天上海黃浦公園北側的外白渡橋以東匯入黃浦江。與東江、婁江並稱為“太湖三江”。

2.婁江

婁江西起蘇州婁門,東至昆山和太倉交界處的曹璐村,下遊與柳河匯合。流經吳縣虎丘區婁葑街道(現吳中區、相城區),跨越唐鎮鎮、斜塘街道、唯亭街道、昆山,全長53.6438+03公裏。其中吳縣21.63公裏,昆山28公裏,蘇州市和虎丘區3.5公裏..穿越蘇州腹地,河北是陽城區,河南是電貿區。兩岸支流眾多,水網發達,是蘇州腹部重要的引排調節河道。

3.東江

東江在八世紀逐漸淤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