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如廁環境的美化,對學校而言,這也是壹場針對學生的公德教育。改善廁所環境不僅營造了良好的如廁環境,更重要的是背後的教育意義。還反映了壹所學校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的優良校風。
廁所是壹個既公***又私密的空間,同時也是反映壹個人、壹個社會文明素質的地方。對於學校而言,如果廁所臭氣熏天,可能會導致學生對學校產生抵觸心理,嚴重的話甚至會沾染疾病,危害身體健康。
校園廁改給孩子們營造更好的學習環境?
乘著臨夏市城市“廁所革命”農村改廁的東風,臨夏市不少校園廁所改建工作也搞得熱火朝天,校園廁改不僅僅為師生解決了“如廁難”的問題,更為學生文明素養教育提供了壹個重要抓手。
走進校園壹排排整潔敞亮的教學樓映入眼簾,新改建的廁所已經建設完成,廁所內部洗手池和小便池都降低了高度,不僅給學校師生提供了更為舒適、更人性化和更加環保的如廁環境,還讓農村學校師生告別了如廁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