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表指出師者楷模,畢業後師者楷模,三訪賞指劉備三訪山寨邀其出山。
壹對是指隆中對。諸葛亮推心置腹地談了自己的政治抱負,提出了壹套完整的劉備思想計劃。
劉備三顧茅廬,邀諸葛亮出山,諸葛亮提出“隆中對”。這是劉備和蜀漢後來幾十年的基本國策。諸葛亮27歲。
建興五年,經過壹系列重大變故,益州疲憊不堪,諸葛亮兩次前往曹魏北伐。
諸葛亮第五次北伐時,諸葛亮在五丈原大展武功,因未能奪取北方平原,與魏軍僵持了壹百多天。秋天,諸葛亮死了,漢軍回到漢中,諸葛北伐結束。
擴展數據:
諸葛亮(181 234年7月23日-8月28日),楊度(今山東省臨沂市沂南縣)人,漢族,三國時期蜀漢宰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
在世時封為武鄉侯,人稱鐘武侯。後來東晉政權為了佩服諸葛亮的軍事才能,封他為吳興王。代表作品有《前模》、《後模》、《戒律書》等。
他還發明了木牛流馬、孔明燈籠等等。諸葛亮在後世備受推崇。成都有壹座武侯祠,大詩人杜甫贊美諸葛亮的名著《書香》,代代相傳。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