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財經資訊 - 評韓愈的文章

評韓愈的文章

蘇軾稱他為“八代文學之衰”。魯迅幾次批判韓愈,多與新舊文化之爭有關。1927,他在《沈默的中國》演講時,說當時還有人在提倡文言文,指出那是壹篇與現代性無關的死文。他強調,壹定不能用舊形式(主要是文言文),形式決定內容。即使有壹些新的思想,古代漢語也不能被人理解。因為現在寫古文要麽學韓愈,要麽學蘇東坡。他說:“就算能做到,那也是唐宋時代的聲音,是朝鮮和蘇聯的聲音,不時不是我們這個時代的聲音。然而直到現在,中國人還在玩這樣的老把戲。”柳宗元聽了很生氣,就和韓愈壹起寫了著名的《史家論》,和他辯論說:“妳住在什麽地方,妳就要想清楚。路若直,雖死,不可歸;若歸,莫若姬去其所。”明末王夫之在《資治通鑒》中也痛斥他:“為官者也義,立誌者也利。”這句話確實為韓愈的人生指明了行為準則。“唐代韓愈的文章還可以,但是缺乏思想性。那篇文章的價值不高,……”毛澤東的“那篇文章”指的是韓愈的《諫佛骨表》,寫於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引發了壹場歷史公案,也造成了韓愈人生的轉折,卻留下了千古名句:雲橫秦嶺何處是家?大雪阻礙了馬的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