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財經資訊 -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是什麽意思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是什麽意思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意思是:如果博學多識的人能每天反省檢查自己的言行,那麽就能夠明白道理不至於犯錯。

此內容出自先秦荀況《荀子·勸學》。

《勸學》是《荀子》壹書的首篇。又名《勸學篇》。勸學,就是鼓勵學習。本篇較系統地論述了學習的理論和方法。

擴展資料:

作者荀子,名況,字卿,華夏族(漢族),戰國末期趙國人。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時人尊稱“荀卿”。

荀子的文章論題鮮明,結構嚴謹,說理透徹,有很強的邏輯性。語言豐富多彩,善於比喻,排比偶句很多,有他特有的風格,素有“諸子大成”的美稱。他的文章已有語錄體發展成為標題論文,標誌著我國古代說理文趨於成熟。對後世說理文章有壹定影響。

《荀子》中的五篇短賦,開創了以賦為名的文學體裁;他采用當時民歌形式寫的《成相篇》,文字通俗易懂,運用說唱形式來表達自己的政治、學術思想,對後世也有壹定影響。荀況不愧為我國古代壹位偉大的思想家和傑出的文學家、教育家。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_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