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華為正式發布了全新的5nm麒麟芯片,引起了業界的廣泛關註。該芯片由國內制造商生產,但其壹些關鍵部件需要由臺積電制造。華為選擇與國內廠商合作不僅是為了促進國內芯片產業的發展,也是應對國際制裁的壹種策略。
華為之所以選擇臺積電生產關鍵零部件,主要是基於臺積電在芯片制造領域的優勢和實力。作為全球領先的芯片代工企業,臺積電擁有先進的制程技術和高質量的制造能力,能夠滿足華為對芯片生產的需求。這種合作模式不僅可以保證華為新麒麟芯片的質量和性能,還可以降低成本,提高產能。
臺積電發展歷史
1987年,張忠謀創立了臺積電,幾乎沒有人對此感到樂觀。但是張忠謀發現了壹個巨大的商機。當時,全世界的半導體企業都有相同的商業模式。英特爾、三星和其他巨頭自己設計芯片,在自己的晶圓廠生產芯片,並完成自己的芯片測試和封裝——無所不能,無與倫比。
張忠謀開創了晶圓代工模式。“我的公司不生產自己的產品,只為半導體設計公司制造產品。”這在當時是不可想象的,因為當時沒有獨立的半導體設計公司。
截至2017年3月20日,臺積電的市值超過英特爾,成為全球第壹大半導體企業。2065438+2008年6月5日,董事長張忠謀宣布正式退休。2018,18 7月9日,《財富》世界500強榜單發布,臺灣集成電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排名第368位。
百度百科-臺灣集成電路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