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溫與魚類養殖生產的關系魚類是變溫動物,其體溫隨水溫變化而變化,直接影響魚類的攝食和生長。適宜水溫壹般為15-30℃,最適宜水溫為20-28℃。在適宜的溫度範圍內,水溫越高,生長越快。水溫高於30℃時,生長發育會受到抑制,甚至出現浮頭死亡。當水濕度低於15℃時,生長緩慢。當低於5℃時,它停止進食並進入冬眠。當水溫降至65438±02℃以下時,羅非魚開始死亡。從這個角度來看,魚和水溫的關系非常密切。
水中含氧量與魚產量的關系水中含氧量的多少直接影響魚的攝食和生長。含氧量高,魚類攝食力強,消化率高,生長快;含氧量低會使魚感到不適,進食量減少,甚至造成嚴重的浮頭和死亡。水中的含氧量取決於水生植物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晴天日照時間長,光照強,水草光合作用強,產生的氧氣多。在下雨天,情況正好相反。其次,它與大氣中溶解在水中的氧氣量有關。高氣壓、強風、低水溫和高水流速度會導致水中溶解更多的氧氣。反之則少。雷雨前,當氣壓低、天氣悶熱時,水中的氧氣會擴散並逃逸到空氣中。同時還取決於魚的耗氧量和腐殖質氧化的耗氧量。這些都與天氣變化密切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