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於4月8日到11日在海南博鰲舉行,主題為“開放創新的亞洲繁榮發展的世界”。論壇設置四個板塊,***60多場正式討論。鳳凰網財經全程報道。
IMF前副總裁、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朱民出席10日下午的“美國經濟的結構性挑戰”分論壇並發表演講。
已經二三十年了,但美國中產階級收入沒有明顯增長,而且產業鏈走上去對低端人口沒有幫助。談及此話題,朱民認為主要有這兩點原因:第壹,工資總量占GDP總量份額下降。為什麽工資總量占GDP總量份額在下降?為什麽工資總量會下降?就是因為工作的質量、勞動生產率的下降,以及整個工作向服務業的延伸,所以工資的總量沒有能夠跟上經濟的發展。
第二個原因,美國的金融市場走的太快,遠遠超過實體經濟的增長,有錢人的10%和1%,通過金融市場得到了很多收入,所有絕對而言中產階級工資總量下降,這是壹個實體經濟和金融經濟的虛擬經濟的失衡。這個是壹個根本的問題,需要做出政策改變。
朱民指出,全球化對美國確實造成了沖擊,特別是貿易赤字,這是美國經濟結構決定的。他認為美國主要存在這幾個問題,第壹個問題從經濟學原理,如果妳的消費太高,儲蓄不夠,大於投資,妳必須向世界進口商品來借款,妳的貿易壹定赤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