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財經資訊 -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期是什麽意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期是什麽意思

新中國成立初期,國內政治經濟形勢異常嚴峻復雜。迅速恢復國民經濟,鞏固人民民主專政,是全黨和全國人民的主要任務。為此,政治上軍事上統壹了祖國大陸,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鎮壓反革命運動。其中,後者被稱為建國初期的三大運動,鞏固了新政權,為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創造了條件。在經濟上,為了更快地恢復和發展國民經濟,黨和政府在經濟戰線上進行了壹系列鬥爭:不接收官僚資本,建立國有經濟,穩定物價,統壹財經,精簡機構,改組軍隊,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到1952,國家財政經濟得到根本改善,國民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為國家進行有計劃的經濟建設準備了條件。

2.社會主義三大改造(從1953開始到1956結束):過渡時期總路線、壹五計劃和超額完成。三大改造的完成,標誌著我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主義制度基本確立。但在三大改革後期和壹五計劃後期,出現了急躁冒進的傾向,為以後犯“左”的思想和急於求成的錯誤埋下了伏筆。因為這麽高的速度,讓沒有建設社會主義經驗的中共特別是毛澤東產生了壹種錯覺,因為他們急於擺脫落後,在中國迅速建設社會主義,超過英國,趕上美國。壹旦在適當的條件下,這種良好的願望可能發展成為壹種盲目激進的“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