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世俗化
真正修行、實踐、證明佛法的人非常少;佛教成為“求名利”“求平安無災無病”乃至“求升官發財”的修行;就像壹副對聯:“懺悔可以贖罪。閻王怕和尚嗎?”?捐錢可以超生,貪官不是菩薩!" ;最可悲的是:“無廟無功德箱,無廟不受香火錢”。著名寺廟高昂的門票價格往往使沒錢的信徒難以拜佛。佛陀傳授的大乘菩提成了“交易”。以上是世界佛教世俗化的現狀。
其次,“佛教世俗化”還表現為:將佛教作為“精神港灣”“心理按摩”等寄托;鼓吹“人間佛教”,曲解“佛教在人間,不離不棄”的真諦,重視身體和肉體的修養,輕視佛教“離不棄”的意義。這些都是佛教本義的退化;遠離解脫和菩提。
再次,“佛教世俗化”還表現為:“佛學研究”代替實際實踐,深入經書不是為了尋求如何走出生死苦海,如何走上成佛之路;而是為了證明壹個論點。
最後,正如《楞嚴經》所言:“邪師言如恒河沙”。各種邪教打著佛教的旗號,踐行著貪婪的邪惡法則。又如《楞嚴經》說:天魔及其家族常以“世界末日”、“天災人禍”等言論迷惑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