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荔枝大量上市的季節,都會有很多荔枝病患者去醫院就診。“荔枝病”其實就是低血糖,大部分患者在淩晨3~8點突然發病。發病主要癥狀為頭暈、多汗、面色蒼白、乏力、心悸,部分患者可有口渴、饑餓、腹痛、腹瀉等癥狀。嚴重者可在發病後幾分鐘至1小時突然出現昏迷。據流行病學調查,每天吃2公斤荔枝1周的人可能得“荔枝病”,患者多為兒童。除了可能的“荔枝病”,因為荔枝性溫,吃多了會導致口上生瘡、口臭、口幹甚至流鼻血。
荔枝的正確吃法是在吃荔枝前後喝點鹽水、涼茶或綠豆湯,或者將新鮮荔枝去皮後浸泡在淡鹽水中,冷凍後放入冷凍室食用。這樣既能預防虛火,又有健脾消積的功效。另外,荔枝殼泡水喝,可以緩解荔枝熱。成人每天吃荔枝壹般不要超過300克,兒童壹次不要超過5片。不要空腹吃荔枝,最好在飯後半小時吃。因吃荔枝出現低血糖者,應補充適量糖水,癥狀嚴重者應及時送醫院治療。對荔枝過敏的人,糖尿病人,陰虛火旺者,應禁食或慎食荔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