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總感覺,國際象棋選手的個人素質比圍棋選手的高.擁有高等學府的學歷在國象壹線棋手中非常普遍,諸宸就讀清華,後來阮露斐成為她的校友;許昱華從北大畢業,跟進者有趙雪、黃茜,還有谷笑冰等,就讀天津南開大學,蔔祥誌、倪華註冊在上海財經大學……壹線棋手中沈陽、侯逸凡都學齡將近,估計也會在壹些名校中作出他們的選擇.而貴為棋後的謝軍更擁有博士後學歷,這些壹線選手的榜樣作用,使得國象隊形成了良好的學習氛圍.反觀我們的圍棋壹線選手,幾乎沒什麽人想到要去大學深造,下棋掙錢似乎是他們唯壹的人生選擇.印象中好象只有張文東畢業於北大歷史系,這似乎也是他深感自己圍棋前途有限而作出的無奈選擇.也許是圍棋受到的社會關註力較高,得到的資助較多,選手們的收入也不錯,因此也就無須再拿學歷"粉飾"自己吧!
另外國象的選手們經常到歐美等國家比賽訓練,見識多,眼界寬,這也無形中有利於他們個人素質的提高.圍棋選手基本就在日韓兩國轉悠,而這兩國的文化傳統均秉承於中國,這使得選手們沒機會接受其他文明的熏染,閱歷方面自然有限.
由此我想到,孔傑與古笑冰分手的原因可能是個人素質,思想高度的差異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