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體系:
包括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兩部分。理論教學包括思想政治理論課、通識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和選修課;實踐教學包括專業實驗與實訓(含就業指導)、專業實習、社會實踐(含創新創業實踐)和畢業論文。
課程體系在註重知識的同時加強創新教育。研究方法、前沿學科、創業基礎、就業創業指導等內容或課程應融入課程體系。實行學分制的學校,培養計劃總學分應控制在150學分左右,其中理論教學課程約125學分,實踐教學課程約25學分。
理論教學課程中思想政治理論課約16學分,通識課約30學分,專業基礎課約25學分,專業課約39學分(其中必修課約21學分,選修課約18學分),選修課約15學分。在實踐教學課程中,原則上專業實驗實訓(含就業指導)約12學分,專業實習約4學分。
社會實踐(含創新創業實踐)約5學分,畢業論文約4學分。高校可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對實踐教學中的學分安排進行適當調整,但實踐教學中所有學分之和應保持在25學分左右,約為總學分的15%。
思想政治理論課、通識課、專業基礎課指定課和專業必修課全部為必修課;學校根據培養目標開設的其他課程可以是必修課,也可以是選修課。未實行學分制的學校,轉換後應達到上述學分要求。課堂教學按16~18學時(每小時50分鐘)折算為1學分,專業實踐和社會實踐按1周折算為1學分,畢業論文折算為4學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