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我與寫作的故事, 那還要在小學四年級的時候, 有壹次在班級的月黑板報上刊登我的壹壹篇課堂作文,而恰巧又遇到壹位耐心的語文老師,這位語文老師又是壹位快退休的老爺爺, 顯得特別慈愛, 可能感覺我對文字有壹種特別偏愛,經常給我借閱我那時能讀懂的課外書籍, 這無形中也培養了我的良好閱讀習慣。隨著年齡的增大,閱讀量的增大,興趣也越來越廣泛,我尤其對歷史產生的濃厚的興趣, 除了歷史教課書會反復看很多遍, 這個時候開始接觸古文,在整個高中階段了讀了司馬遷的<<史記>> ,司馬光的<<資治通鑒>>,盡管當時帶有應試的需求,但是從中有是體會到古人的智慧, 古文的雋美。後來參加工作對投資又產生的濃厚的興趣,讀的書更多更雜了, 而當我能夠安靜下來的時候, 我會讀上幾頁的<<管子>>, 這比我讀很多本財經類書籍收獲都要大, 其實從經典尤其是遺傳仟年而保存的書籍更能吸收更精華的滋養。
? 看過了這麽多的書,自己也是有過寫作的嘗試的, 只不過主要是日記居多, 不多都不連續,壹般1-2年為壹個周期, 開始-中斷-開始, 堅持最長的算自己的投資周報了, 有4年多時間了, 這算不上寫作, 充其量是自己對投資標的壹些復盤而已。 而2019年12月的新冠疫情發生後, 接觸到很多不同行業,或許可以重新執筆,筆耕不輟,書寫出壹片自己的心聲。